-
西瓜套甜瓜,增收五千元
近日,走进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普潮村返乡村民赵正富的西瓜大棚地头,看到他正为甜瓜绑扎藤蔓。 由于采用大棚套地膜种植,赵正富的西瓜藤蔓已陆续开花结果。而在西瓜窝距间,立体套种的甜瓜也同样开花结果了。赵正富高兴地说:西瓜是躺在地上长,而甜瓜
-
新手种草莓,效益还不错
近日,家住浙江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的大棚草莓种植户陈建明,忙着将一批新采摘的草莓送到客户手中。今年52岁的陈建明,个子高瘦,脸颊黝黑。他的草莓园就在村庄旁边,从草莓大棚的编号上可以看出,一共有10个大棚。与去年相比,今年扩种了7亩地,达到12亩,
-
荆州枣林村:小产业大作为
5月10日,湖北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的百亩茭白蔬菜种植现场,合作社社员正埋头田间采摘茭白。 近年来,枣林村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组建了娇娘茭白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投资150万元,在近百亩稻田内搭建了75个茭白种植大棚。3年来
-
宁夏固原:农民在家门口种植致富“风景”
63岁的陆成林现在没事就会去屋后的“果园”转转,看看果树有没有生虫,枝条是否需要修剪。这些去年栽下的七八十棵红梅杏和梨树,如今已枝繁叶茂,少许枝头还挂着稀疏的果实。 “前阵子花开得好的时候,有不少城里人来赏花。等这些树明年全部挂果,就能卖钱了
-
新技术让河北沧州玉米实现“一年两收”
日前,笔者驱车来到泊头市四营乡田二村宝存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00亩春玉米种植基地,这里的玉米出穗早、结穗大,苗壮叶展,长势喜人。依托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该合作社从3月下旬就开始播种,不仅实现了节水抗旱,而且在适宜的墒情下,一年能够种植两
-
河北生物防治技术在80多个蔬菜种植重点县建立示范基地
7月初,最后一茬西红柿采摘完售出后,饶阳县向阳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刘志峰心里乐开了花。尽管今年遇到疫情,但他一个大棚的西红柿比常年多收入2000多元。刘志锋把增收的功劳归功于生物防治技术(简称生防技术)由研发性向推广性的转变。 刘志锋所说的生物防
-
“线上答疑”解春耕难题
3月6日,驾车从容城县城驶出,沿途两侧地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勃勃。驶入南张镇北张村时,映入眼帘的却是这样的场景:一辆大型苜蓿播种机在一片平整的土地上作业,伴随着机声隆隆,一垄一垄种下了苜蓿种子。 “一次种植,多年收益。3个月后,第一茬苜蓿就能收
-
牡丹区2020年扶贫大棚基地提质增效培训开班
针对疫情期间农民在大棚种植与生产中反映的情况,近期,牡丹区农广校在月明珠大酒店举办了大棚基地提质增效培训班。 培训班邀请市区知名专家李宏磊、殷新芳、王继藏等,针对西红柿、南瓜、葡萄等大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等内容进行授
-
嘉祥县举办全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大豆种植技术培训班
为做好2020年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工作,指导项目区大豆种植户提升大豆种植技术,嘉祥县农业农村局举办了全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大豆种植技术培训班。项目区内孟姑集镇、老僧堂镇和黄垓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共60余人参加了培
-
李官黄金桃加持ID闯市场
连日来,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禾雨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敬连忙个不停。自从去年该合作社选送的“中蟠11”获得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优质果品大赛金奖后,很多客户慕名而来,黄金桃供不应求。 专属“身份ID” 源头可追溯 “每箱黄金桃都有自己的专属ID一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