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孜州抓好农牧民党员培训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甘孜州分级分类抓好农牧区党员教育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服务意识足的基层党员队伍,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一、聚焦凝心铸魂,坚持不懈锤炼党性修养。分年度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
-
产业有干头 农牧民有奔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 =?年来,新疆各地结合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使之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振兴乡村的重要产业。让我们连线各地看看天山南北畜牧业发展都有哪些新变化。 产业化 延伸链条 11月15日,走进额敏县郊区乡现代畜牧业养
-
桑珠孜区扎实推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今年实现农牧民就业近三万人
今年以来,桑珠孜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践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在狠抓落实上出实招,在推进发展中下实功,多点发力,全力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2021年以来,该区实现农牧民
-
打造“奶产业”,从“家门口”开始
每天早上,住在兴海县城的旦增才旦都会到中心奶站来买牛奶或奶制品,“奶站是政府扶持办的,干净卫生,1斤牦牛奶4元钱,1斤新鲜酥油45元钱,在商场要卖80元钱,价钱很公道。” 和许多从草原来到县城定居的牧民一样,旦增才旦一家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牛奶和奶制
-
助特色农业发展 促进农牧民增收
“我们的‘天马’要‘奔腾’了。”8月2日,在昭苏县,正向游客介绍马文化和马产业资源的昭苏县天马旅游文化园副总经理康祖良,听到自治区制定实施《2021年自治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项目中有“昭苏天马”时,难掩喜
-
新牧民洛曲: 致富不忘众乡亲
洛曲,那曲市申扎县申扎镇七村人,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洛曲从小生活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小村庄,这里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常年大风、大雪,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一直都是靠天吃饭。1998年,洛曲用多年存款购买了一台手扶拖
-
2020年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8.2万人 同期增长9.8%
近日,记者从拉萨市人社局了解到,2020年,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8.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5万人的109.3%,比去年同期增长9.8%;实现收入8.44亿元,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6亿元的140.7%,完成拉萨市目标任务7.2亿元的117.2%,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2.3%。其中,有
-
致全区农牧民工朋友的一封信
全区农牧民工朋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都造成了重创。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区人民艰苦卓绝,奋力攻坚,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但疫情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020年我区返乡入乡留乡
-
“十三五”以来我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综述:就业路更宽 幸福感更强
图①:在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内,噶尔县左左乡上左左村村民宿加在查看蔬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图②:八宿县拥巴乡村民格松旺扎(右)在八宿县西巴村小型砖厂里忙碌。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图③:丁青县尺牍镇乌巴村村民斯朗德吉在尺牍镇的一家超市
-
农牧民合作社质量提升的“岗巴路径”:从“羊”肠小道到阳关大道
“咩咩咩……”冬日里,岗巴县31家养羊合作社存栏的15万余只羊叫声此起彼伏。 “岗巴”藏语意为“雪山附近的村落”,巍巍雪山造就了岗巴县独特的水土,孕育了远近闻名的岗巴羊。但是,在这片平均海拔4700米的土地上,脆弱的生态环境、粗放的牧业生产,一度成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