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水稻产地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研讨会在南宁召开
10月30日,全国水稻产地可持续安全利用技术研讨会在南宁召开。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广西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李如平,农业农村部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联合攻关首席科学家骆永明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出席
-
全国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业务工作培训班在四川召开
为提升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全国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业务工作培训班于11月4日-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培训班由全国农技中心主办,各省(区、市)种子(种业、农技)站(局、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子
-
西林:深山优质稻搭电商平台不愁销
“今天我收了28袋、2600多斤水稻,电商直接到田头收购,收入3743元。”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平别村村民劳树龙告诉记者。 ????近日,西林县在该村水稻连片种植田坝举行水稻收割仪式,同时在电商平台进行水稻销售,与深圳市某电商平台签订消费扶贫协议500万元。 ??
-
北流创建示范区发展富硒水稻产业
近年来,北流市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档升级”为契机,示范带动富硒水稻种植,形成了“全域富硒”水稻产业格局。 ????自2015年开始,北流市以北流伟民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公司+示范区+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富硒水稻产业;2018年,
-
我省杂交水稻制种喜获丰收制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全省杂交水稻制种收获面积30.10万亩平均亩产181.4公斤生产种子5460.14万公斤,制种面积、总产、单产稳居全国第一,制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比例稳步提高,预计今年我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可占全国总面积25%。据统计2020年中国稻种基地三明市制种面积24.49万
-
全国优质稻产业化现场观摩交流会提出“两优化、三强化”推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全国优质稻产业化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交流各地水稻生产经验,总结我国水稻优质化产业化发展成效,部署推进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水稻优质化、产业化的方向不动摇,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突
-
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两季实现亩产超1500公斤
11月2日,湖南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传来消息:由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测产结果公布,晚稻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加上今年7月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达到1530.76公斤,平均亩产突破150
-
中国十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超千斤
今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当天,在渤海莱州湾畔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满田金黄,稻香扑鼻。中国农业专家对这片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5万亩海水稻进行产量测评,测评结果为每亩产量625.3公斤。 农业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给世界粮食
-
山东庆云县:科技赋能盐碱地重焕生机
金秋十月,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严务乡印象农业水稻种植基地,只见成方连片的稻田一望无际,金黄色的稻穗个个精神抖擞,微风吹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这里能种出水稻可真不容易。”同行的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蔺善清告诉记者,庆云县地邻渤海,是典型的
-
我省耐盐水稻创5‰盐度下高产纪录
5‰盐度下,以往仅有一些耐盐碱的小树和荒草可以勉强生长,种粮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有了改变的希望: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4个耐盐粳稻新品系,在5‰的盐度下,亩产量均达450公斤以上,实现了耐盐水稻5‰的盐度突破且取得高产。 10月10日至11日,由
条件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