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业务工作培训班在四川召开
来源:    时间:2020-11-13    作者:

  

  为提升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全国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业务工作培训班于11月4日-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培训班由全国农技中心主办,各省(区、市)种子(种业、农技)站(局、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子管理总站及国家级制种基地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共计120余人参训。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谢焱二级巡视员出席培训班并讲话。省农业农村厅杨波副厅长出席并致辞,付洪二级巡视员出席。

  谢焱指出,制种大县奖励项目实施6年来的成绩值得肯定,一是提升了种业保障能力,二是极大激发了种业活力,三是催生了系列品牌,四是成了扶贫好帮手。但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各基地县思想有松懈,二是长远谋划不够,未能深度勾画产业蓝图和发展目标,三是产业“两头在外”的格局仍然没有打破。四是高质量发展亟待加速,与国际大企业相比,基地普遍缺乏高水平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能力。五是制种机械化问题仍待突破。

  谢焱强调,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面对逆全球化问题,必须确保产业链供给链安全。要切实采取措施推动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全面推进种业发展。一是树立“产业链”意识,深入谋划产业发展。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要求,深入剖析我国种业在“保、育、测、繁、推”等环节的短板,做到长远谋划、系统谋划,以强基础、提能力、保安全为基本目标,积极推进有关工作。二是树立质量变革意识,全面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收获、精选、加工、包衣、储藏、检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建立健全有关标准体系,不断提升相关能力。三是树立重中之重的思想,推动种业扎实发展。农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各省要将制种大县基地建设等种业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加大对制种大县的指导、考评。对于奖励资金项目实施不力的,农业农村部将会停止奖励。

  培训班上,相关专家解读了奖励资金使用绩效考评办法,讲解了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具体要求与管理运行规范、国家制种基地建设规划与项目可研报告编写要求与方法。参观了邛崃天府现代种业产业园及国家级制种基地,座谈交流了杂交稻制种建设管理经验。

  


原文网址: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25/2020/11/6/be05c7bbb69740d7b632a39693cf97f5.s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