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州市| 宁远:小小红薯片 增收好产业
冬日阳光明媚,宁远县禾亭镇长江头村的屋顶或空坪上,家家户户忙着晾晒红薯片,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民将红薯经过风干、蒸煮、切片、晾晒等多道工序,历时两个多月做成红薯片。原来,几角钱一斤的红薯,变成十多元一斤的特色小吃,还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
-
上海崇明虹桥村民借花博会之机“抱团”开民宿 平均增收十万元
回忆起自己的回乡创业之路,顾洪斌如数家珍。从仅有自家1套房源开发成民宿,到2015年第1户人家加入,再到2016年的16户人家。如今整个村庄有37户房源都被用作民宿经营。“在这里,全村都是民宿。”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喜欢在周末亲近自然、陪伴家人,追
-
双城记?上海丨乡村人才公寓:上班是白领 下班当“村民”
【模式】这两年,一种看似小众、“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正在出现:一些白领青年,愿意将家安在乡村人才公寓,在下班后的时间里,和上海农村老人、矮屋、田野为伴。 住不大的出租屋,坐核心地段写字楼的格子间,挤地铁上下班,是外界对多数“沪漂”青年的刻板
-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刘庄村:“幸福村”里的幸福年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刘庄村是闻名中外的旅游专业村,在2021年春节期间,富裕起来的村民们把村庄打扮得红红火火、喜庆祥和,用满怀的热情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在刘庄村,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忙着挂红灯笼。红彤彤的灯笼装点着村庄,让村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浓浓的年
-
永州市| 江永:子姜初春摹霸缡小
2月26日,春风拂面,田野上机声隆? 0赐?常,此时还不到播种子姜的时间,但江永县上江圩镇吴家村的姜农却早已忙开。 “老胡,快来搭把手!”在该村的香姜产业园,60多名村民正在地里劳作。60岁的胡文正身高手长,被安排去搭塑料大棚,听见喊声,赶紧拿上一卷透明胶跑进
-
看书院黄华村人居环境的“净美”之变 修路、治河、砌园,提颜值惠村民
□记者王平 “自从2号路拓宽后,女儿女婿开车过来方便好多,不用老担心对面车辆过来没地方让车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在为百姓做事啊? 奔易∑侄?虑?书院镇黄华村的储水红阿姨见到有人来采访了解村里的变化,主动上前攀谈起来,她看着家门口宽敞的道路,对村委?
-
百栋大棚统一种 比比谁家收益高
“西红柿就要开园了,今年改变了田间管理招数,园区的收益评比一定要拿到好成绩。”15日一早,在九台区上河湾镇上河湾村,农户岳云发穿过几条田间小路,来到自家的蔬菜大棚,忙着灌溉、防治病虫害,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一样的土地、一样的大棚、一样的
-
大北山村采“耳”忙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一派繁忙景象。在村子西南的小河边,是一望无际的黑木耳栽培基地,小小的木耳栽培袋长满了像黑牡丹花一样肉嘟嘟的鲜木耳,甚是喜人。这里到处是村民采摘木耳的忙碌场景,他们的脸上也像朵朵木耳一样,绽放着幸福的
-
牡丹区李村镇高李村: 喜看沃野织锦绣 生态农业促振兴
8月8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位于牡丹区李村镇高李村黄河生态园区内生机盎然,各种蔬果争相生长,园区数十名工人正分散在各个种植区内忙着采摘,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 看着园区内一派忙碌景象,高李村党支部书记刘冠英颇为感慨。“靠山吃山,靠水吃
-
双手敲开“幸福门”
院子里的蜂箱、山上的大果榛子、地里种植的中草药……看着这些,柳河县安口镇长安村村民王立明就笑得合不拢嘴,浑身充满干劲。 “养蜂平均一年能挣3万多元,种大果榛子一年能挣三四万元,种中药材一年少说1万多元,30亩玉米地一年还能挣3万多元……”细数家珍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