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昌:“最美庭院改造计划”进行时
人民网重庆8月16日电 从今年3月开始,住在重庆荣昌区观胜镇银河村的一群青年特别忙碌,从启动“最美庭院改造大赛”为村民征集设计、到召集村民评委团亮相、再有高校接力式假期实践、以及无数次入户访谈和方案修改,忙得热火朝天。 目前,“最美庭院改造计划
-
涪陵:群英村筑好小康基 走好小康路
车辆在涪陵区青羊镇群英村5组寨门一带拐弯,站在制高点,旖旎的风光一下映入眼帘――远方的雪峰山逶迤曲折,近处的大梁子山连绵生姿。在群山的怀抱中,群英村阡陌纵横,稻田碧绿叠翠,果子挂满枝头......醉人的景象让我们按捺不住,急切地想探访群英村民的圆
-
冰城全面小康的“乡村样本”
游客体验农耕收获的喜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发展成远近闻名的综合实力强村;杂乱无章的原始村落,发展成赏心悦目的新型田园小镇;乏味无趣的农村生活,发展成丰富多彩的温馨日子…… 在党的领导下,乡亲们靠勤劳双手和聪明才
-
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党总支做乡村振兴的“火车头”
日前,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会议室中一片激烈的讨论声,班子成员在党总支书记孔庆范的主持下,正在研究拓展富村富民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 孔庆范是同发村的“大当家”。今年同发村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全村人都很受鼓舞。孔庆
-
新牧民洛曲: 致富不忘众乡亲
洛曲,那曲市申扎县申扎镇七村人,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洛曲从小生活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小村庄,这里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常年大风、大雪,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一直都是靠天吃饭。1998年,洛曲用多年存款购买了一台手扶拖
-
小白杏开启幸福密码
7月25日,在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开来村,一位村民正在翻晒杏干。目前,开来村小白杏已销售一空,部分村民正在把自留的小白杏加工成杏干。 “5年前,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在自家地里种上了高产小白杏。”村民阿不拉江?日扎克高兴地说,“2021年,平均一棵杏
-
新疆托克逊县伊拉湖镇依提帕克村:精工出好瓜
8月,空气中哈密瓜香甜的味道逐渐消散,托克逊县伊拉湖镇依提帕克村村民已开始为下半年的丰收忙碌。 依提帕克村种植哈密瓜的历史悠久。如今,哈密瓜是该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全村哈密瓜种植面积1087亩,种植户达184户。2021年,依提帕克村共销售哈密瓜2000吨,
-
宽甸硼海三道湾村 支部带头“干”起来 生态旅游“火”起来
近几年,宽甸满族自治县硼海镇三道湾村党支部抓? 案伞弊志?瘢?俳?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致富增收,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村党支部先后被县、市、省委组织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道湾村植被覆盖率高,是个“天然氧吧”,堪称休闲、度假好去
-
北京通州:脱低迈进“幸福路”
多年来,北京地区围绕“脱低”工作,将低收入农户和低收入村作为“精准帮扶”的主要对象,帮助低收入人群实现增收致富。 2016年,北京市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1160元为基本标准,认定低收入农户7.26万户;低收入农户数量超过本村农户总数50%的行政村共
-
江津:壮大枳壳产业 “绿果果”变致富“金元宝”
“要想富,找对路。”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前提是找准适合的产业。 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大坪村立足本地资源,发展枳壳产业,延伸枳壳产业链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枳壳这一“绿果果”变成村民致富的“金元宝”。 江津枳壳种植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