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变商品、贫困群众收成变收入 重庆市消费扶贫联盟成立
重庆日报讯 (记者 黄光红)9月25日,第六届重庆中小企业服务节暨消费扶贫展销活动在江北区金源购物广场开幕。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市民可前往现场购买重庆及贵州、四川等地的消费扶贫产品,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来自贵州遵义,四川富顺、
-
扶余市百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公顷稻田至少提高5倍收入
“水稻这几天就开镰收割,螃蟹也马上上市,赶上中秋节能卖个好价钱。丰收有希望了。”9月24日,扶余市百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代东明站在自家稻田旁,笑得合不拢嘴。 在代东明身后,饱满的水稻穗随风舞动,稻田里一只只螃蟹体肥爪壮,“稻蟹共生”的种养
-
延安:延川彩椒喜获丰收
走进延川县大禹街道贺家湾村,一座座大棚整齐划一,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大棚内,一颗颗饱满肥大的彩椒直入眼帘,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缀满枝头。村民们正不停地穿梭其中,小心翼翼地将已经成熟的彩椒摘下堆放好。 “我到这打工一个多月了,一天一百,挣得两千
-
发展现代农业 拓宽增收路子
初秋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田野广阔,山风里已有阵阵凉意。 走进通甸镇海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人们正忙着给大棚里的草莓秧苗整枝打杈、清沟除草,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整枝打杈时轻用力,不要伤到草莓根部。”方艳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新来的
-
增收要走“新丝路”
风扇“嗡嗡”吹,上万条蚕在吐丝结茧,蚕房一角,有个人弯着腰,将落在地上的蚕小心翼翼放回方格蔟上。 他叫钟和良,是澄迈县福山镇迈岭村村民。国庆期间正是蚕结茧关键时期,钟和良顾不上休息,整天在蚕房里与“蚕宝宝”为伴。“种田苦了大半辈子,如今种桑
-
永州市| 新田:小红薯成就黄公塘村百万大产业
“今天揭牌仪式,通过现场签约和网络预售,1个多小时接到了3035件红薯粉购买订单,由于打造了种、加、销全产业链,今年红薯产值可超200万元,小红薯成就了百万大产业。”9月18日,新田县骥村镇黄公塘村扶贫车间正式揭牌开工,市委宣传部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
催红菇高产 助脱贫致富
“我家2.5亩山地野生红菇,今年已收菇两批,收入6万多元。全年不会少于8万元。我们村几十户贫困户能够脱贫富起来,与林锋的技术帮扶分不开。”容县有名的野生红菇生产基地浪水镇泗河村,脱贫户杨大任对村委会主任林锋异常感激。 ????以前,泗河村虽有一些能
-
北京延庆:小账本记录五年农村蜕变“新生活 ”
在永宁镇王家堡村村委会的档案柜中,整齐码放着二十几个档案盒,每个盒子对应一户村民的账本,记录大家的“衣食住行”收支,长则三十余年,短的也有十几年。 随手翻看,各项收入、琐碎支出、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尤其是近5年的数据,客观翔实地反映出村民生
-
低收入村里开出的“高端花”――“在那里”精品民宿推介会
2020年是本市低收入农户帮扶的收官之年。为展示几年来低收入村产业发展成果,2020年10月20日,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和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举办“在那里”低收入帮扶系列推介活动的第三场推介会--“北京低收入村精品民宿推介会”。市有关部门、部分区农业农
-
顺义区农业农村局推进低收入“引智帮扶”项目
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学院专业和智力资源优势,“线上+线下”高效推进项目实施。 1.产业技术帮扶。为荆坨西瓜及下营小葱设计商标和品牌包装推介,为低收入村建设农产品推广云平台,在荆坨村3个试点大棚安装智能化管理设备开展科学化种植。 2.就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