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郎干部”扶贫记
货郎经济,宋代即盛行,延续上千年。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日益便利,货郎逐渐消失。然而,记者发现内蒙古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如今活跃着一批货郎干部,他们带着中央精神、国家政策,驻村帮扶,种下乡村振兴希望。 第一书记卖年货 1月9日起,鄂尔多斯市乡村特产年
-
北京2019“花式”扶贫:投64亿助50万余人脱贫
1月13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脱贫攻坚社会宣讲专题协商会召开。会上,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汪兆龙通报,2019年北京市在脱贫攻坚中投入64亿元,全年助力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并介绍了北京在扶贫模式上的诸多创新。 内蒙古
-
乌蒙山“白菜大王”饶德菊和她的绿色扶贫
坐落于乌蒙山腹地的云南镇雄县银厂村,是赤水河发源地,既是水源保护村,也是深度贫困村。以往主要依靠以马铃薯和玉米为主的传统种植,农户收入并不高。 36岁的饶德菊就是在这里,发展种白菜、卖白菜的绿色扶贫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因为种得好、销
-
养虫”能人李根会:为村里扶贫干点事
拨开虫盒表面的麸皮,一条条针尖大小的白色小虫受到惊吓,开始翻动身体,密集得让人头皮发麻。而李根会却抓起一把捧在手里,满脸笑容,一吨干虫好几万元呢。 脱贫攻坚脱的是贫,而解放的却是农民的头脑。没有扶贫东风,54岁的李根会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养
-
河北:“超市+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这样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的工作可不好找,我特别知足!近日,在辛集市王口镇中曹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扶贫冷库里,正忙着给红薯装袋打包的曹计仲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由于妻子患有重度风湿病瘫痪在床,65岁的曹计仲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守着家里仅有的几亩地
-
王秀花“绣”出好日子
拇指粗的红绳,添加上吉祥挂饰,用上胶水枪、剪刀等工具,在绣娘们灵巧的双手下,几分钟时间,一个鲜艳喜庆的中国结就展现在眼前 春节临近,河北省邢台县心长村王秀花家的扶贫小院更加忙碌,赶制好的中国结码放得整整齐齐,像一座座小山。 今年48岁的王秀花
-
暖心“家园”:扶贫助弱有尊严
下午4点左右,香港沙田区乙明??的一家家园便利店,小小的店里挤满了顾客,墙上悬挂着不牟利为基层,每日帮您悭少少的横幅,十分醒目。 顾客郭先生正在店里选购商品。这里每包只要0.75港元,外面的一般在2港元以上。他指着购物筐里的一包米粉说。郭先生家住沙
-
重庆黔江:“扶贫工坊”劳动忙
1月14日,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土家十三寨西兰卡普扶贫工坊,员工在编织西兰卡普。 1月14日,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土家十三寨西兰卡普扶贫工坊,员工在编织西兰卡普。 春节将至,西兰卡普扶贫工坊的员工抓紧编织西兰卡普的手提包、家居装饰品、围巾等特
-
特色旅游助“中国东北极”脱贫“加速度”
近年来,我国最北省份黑龙江依靠地缘和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两座金山银山。其中,东极抚远、北极漠河分别因地理位置最东、最北备受青睐,火火的旅游市场不仅盘活了地方经济,还带动一批贫困户加速脱贫步伐。 在我国版图的最北部,漠河市紧邻中俄界江黑龙江。
-
生态扶贫故事:海归小伙 山里驯鱼
留学归来钻研土著鱼养殖,姜雨杰带动大理山村脱贫 海归小伙 山里驯鱼(小康路上绿色力量生态扶贫故事③) 姜雨杰(左)正在筛选成熟的种鱼。?S 曦摄(人民视觉) 养殖合作社基地一角。李灿美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学经济管理,却瞄准了土著鱼养殖;留学归来,却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