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间 我国涉农信贷连续五年增长
央视网消息: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涉农信贷实现连续五年增长。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超过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11%;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过7.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截至2020年年末,银行网点机构乡镇覆
-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在对我国野生荞麦资源摸底调查研究中,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现了蓼科荞麦属一个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长花柱野生荞麦。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发表于《植物分类》上。 团队
-
粮食“十七连丰”背后的育种科技
113亿斤,这是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比上一年增加的产量,实现“十七连丰”。这样的成果并不容易,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小麦2020年播种面积比2011年减少2700万亩,但产量增加1300万吨;水稻2020年播种面积比2011年减少393.6万亩,但产量
-
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标顺利实现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双双达40%以上
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经过5年的实施,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明显。经科学测算,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
-
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标顺利实现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双双达40%以上
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经过5年的实施,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明显。经科学测算,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
-
去年我国粮食市场化收购比重达98%―― 实现更高层次粮食供需动态平衡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目前,南方地区秋粮收购已接近尾声,东北地区仍处于收购高峰,预计旺季收购4月底结束。新粮上市以来,市场行情较好,玉米购销两旺。截至2021年1月5日,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1亿吨,同比增加500万吨。2020年,我国粮食
-
“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 春节市场供给有保障――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当前及春节期间我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形势答记者问
近期,受强寒潮天气、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反弹以及春节临近消费拉动等因素影响,一些地区部分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上涨。春节期间农产品生产形势如何?供给有没有保障?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生猪产能恢复势
-
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391个 保护水平持续提升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总体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底,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391个,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9479家,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6085件。 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宁夏枸杞……地理标志是保护特定地区产品的特性、声誉和其他
-
农业变绿先要减“肥”
对化肥的大量使用和不当使用,不仅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更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农业绿色发展的真谛是用健康的土壤生产优质的农产品,其本身并不排斥使用化肥,而是要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把过去不合理的使用量降下来,做到保供给和保环境的协调。 有关
-
防禽流感传入 我国禁止输入 法国禽类及其相关产品
1月6日从海关总署获悉,鉴于法国发生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从1月5日起,禁止直接或间接从法国输入禽类及其相关产品。 海关总署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公告显示,法国官方近日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本国家禽发生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依据我国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