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生产给方正大米带来新变化
新龙米业大米自动化加工车间。 文/摄杨洪亮本报记者赵宇清 一粒稻进入米厂要经过38道工序才会成为一粒可以装袋出售的米。东北大米为啥优秀,不仅仅是因为水土好、品种优,也不仅仅是因为种植技术过硬,还因为日新月益的现代化生产流程,保障了每一粒米的质量
-
如何应对疫情对我国农药产业带来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药产业全程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演变过程,也经历了伴随发生的“停工停产、经济衰退”“复工复产、经济复苏”的起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以微信的形式,对农药产业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研。下面从经济的角度,谈谈新
-
新湖南客户端| 逛农博丨真馋人!吐鲁番带来了73种鲜食葡萄
详情请点击: 逛农博丨真馋人!吐鲁番带来了73种鲜食葡萄 原文网址:http://agri.hunan.gov.cn/agri/tslm/mtjj/202011/t20201110_13954528.html
-
渝北:“三社”融合带来变化――农民钱包鼓了 农业精品多了
今年,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四社村民一共领到19800元的分红,这是他们加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一年后的第一次分红。 “‘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11月9日,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渝北区试点探索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
-
崇明“非遗”组CP,灶花带来美好祝福
袅袅炊烟从灶头里飘出,柴火在灶膛里劈啪作响,饭香溢满了整个院子。大灶台烧出饭菜的香味,是心底最温暖的乡愁记忆。在崇明,农家灶头的灶山上和灶沿下,人物、山水、花木、动物画作应有尽有。这些灶头上的画作被称作“灶花”,是上海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
-
宁夏西吉:科技之光带来致富“薯光”
“马铃薯养了我们几代人呢。从太爷爷那辈算起,爷爷、父母都是靠着种马铃薯养家糊口。”60岁的苏维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村村民,他告诉记者,家里的10多亩地有7亩,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县里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现在自己在基地打工,每
-
渝北:“三社”融合带来变化
今年,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四社村民一共领到19800元的分红,这是他们加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一年后的第一次分红。 “‘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11月9日,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渝北区试点探索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
-
脱贫攻坚看山东:小蘑菇带来大财富 邹城“虚拟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11月23日,“决胜2020――脱贫攻坚看山东”采访团来到邹城市大束镇,领略大束镇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别样风采。大束镇借助各方优势,聚拢各方资源,积极培育“蘑菇产业”骨干企业,造福乡梓百姓,大手笔打造特色“蘑菇小镇”,树立起脱贫攻坚的新标杆。 发展现
-
小蚯蚓带来了“立体产业”――一个山村的循环经济见闻
新华社重庆1月31日电题:小蚯蚓带来了“立体产业”――一个山村的循环经济见闻 新华社记者韩振、周文冲、陈青冰 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龙台村,小蚯蚓让村内的不同产业形成了生态循环,让村民看到了产业致富的希望。曾经深度贫困的龙台村,如今花果吐香,蜜
-
河北产业扶贫带来稳稳的幸福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省扎实推进产业扶贫,2020年全省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覆盖率达100%,二重覆盖率达89%,二重覆盖率比2019年提高25个百分点。截至目前,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