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宅”在家 蔬菜“动”起来 新鲜蔬菜“走”到群众家门口
“送菜的来了,有需要的到村口排队购买。”2月6日一大早,富平县淡村镇瓦窑村疫情防控宣传车上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在瓦窑村仁合组村口一块空地上,一群特殊的“菜农”忙着卖菜。 疫情发生后,淡村镇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对辖区集市采取了休市措施,同时
-
安徽全力确保农民工“出家门进车门 下车门进厂门”
中新网合肥2月17日电 (记者 吴兰)在疫情科学防控的前提下,根据企业招工人数、原有员工返岗人数,对来源于同一城市、人数较多的地方,按照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方式,集中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少华17日介绍,全力确保农民工出
-
陇县:让农民工走出“家门”直达“厂门”
“受这次疫情影响,我原以为没法再外出打工了,可政府替我们操着心呢。这下好了,不仅有了新工作,还有直通车可以坐。” 2月17日,宝鸡市陇县温水镇枣林村村民张峰难掩激动。 当日,包括张峰在内的陇县首批176名农民工戴着口罩,在安全员的引导下依次坐上了
-
【战疫情 备春耕】湖南常德:“零接触”下单 农机送到家门口
春耕时节,湖南常德鼎城区推出了网上租赁的共享农机,种植户们可以全程不见面零接触下单,农机供应方就将农机直接送到农户的家门口,既让春耕生产不误农时,又避免了人群集聚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这两天,湖南常德鼎城区谢家铺镇种田户罗??在自家承包田
-
产业办在“家门口” 利益联结“有奔头”
黄河口镇是垦利区典型的农业大镇,却不是农业强镇,群众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农业产业难以大规模集约化发展。黄河口镇党委、政府转变思路,改革创新,组织29个村“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与农利益联结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
-
安徽岳西县建立扶贫车间和基地 让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
3月15日18时,安徽全省将疫情防控应急相应下调为三级。截至3月16日,安徽安庆市连续28天无新冠肺炎新增的确诊病例。安庆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产业、稳就业,不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岳西县是安徽省首个脱贫摘帽县。在岳西县来榜镇关河村的桑枝木耳基
-
凉山 小康路修到家门口
一二三,往这边移一点,别碰坏了!2019年的最后一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村民吉吉尔贵站在村口,指挥村民搭乘峡谷摆渡缆车搬运冰箱。而眼前的金沙江大峡谷,曾是村里人世代难以跨越的鸿沟。 在彝语中,阿布洛哈意为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
-
襄城:“饭有人做,衣裳有人洗”,跟村里老伙计在家门口住上养老院!襄城县开启居村联养新模式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宋广军 通讯员邵玺 姚园园) 3月29日上午,在襄城县湛北乡后聂村居村联养点,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刚刚搬进来的十几位老人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在这儿饭有人做,衣裳有人洗,还能跟俺村的老伙计们一块聊天,这儿真好!真好! 后聂村居村联养点
-
山西小村春意浓:扶贫车间转起来 “家门口经济”促增收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合室乡张家河村的扶贫车间内,10余名工人在缝纫机前有序加工。曹云喜供图 中新网长治3月26日电 (吴琼)3月26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合室乡张家河村的学之韵服装扶贫车间内,呈现一片忙碌景象,一批1000套的校服订单和1万副手套订单让车间重
-
西藏那曲:壮大畜牧产业 牧民“家门口”就业脱贫
畜牧业是西藏那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也是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巩固脱贫的成果,那曲市大力发展壮大畜牧业,建立良种牦牛产业养殖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增收。 这里是那曲市嘉黎县娘亚牦牛养殖基地,肉类配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