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户都有增收项目 家门口建“绿色银行”――黑龙江省海伦市构建扶贫产业新体系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建、程子龙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黑龙江省绥化市所辖海伦市,贫困发生率曾高达10.7%。近年来,该市全力构建产业扶贫新体系,让每户贫困户都有至少2个增收项目,探索长效脱贫新机制。今年2月,海伦市脱贫摘帽。 “产业战船”,每户贫
-
宁夏固原:农民在家门口种植致富“风景”
63岁的陆成林现在没事就会去屋后的“果园”转转,看看果树有没有生虫,枝条是否需要修剪。这些去年栽下的七八十棵红梅杏和梨树,如今已枝繁叶茂,少许枝头还挂着稀疏的果实。 “前阵子花开得好的时候,有不少城里人来赏花。等这些树明年全部挂果,就能卖钱了
-
农民家门口免费学家政技能 力争让他们找到理想工作
俗话说,一人有技术,全家能致富。这几天,四川南充市仪陇县把有从事家政服务意愿的当地农民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家门口免费学习家政技能。 在四川南充市仪陇县的教学点,培训教师们正利用模具向参训的农民群众讲解婴儿护理基本知识。掌握家政技能主要靠反复训
-
搬出大山 家门口就业 “易地搬迁+扶贫车间”助力瑶族乡脱贫
三弄瑶族乡是广西东兰县下辖的唯一民族乡,这里高山险峻、植被稀少,村民如果想要挣钱主要靠外出打工。在易地搬迁扶贫政策落地后,村民们搬出大山,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就业,通过易地搬迁+产业的模式,实现脱贫。 正在生产线上巡视的这名工人是罗小红,原来
-
庭审搬到家门口审案普法两不误
4月8日,淅川县人民法院上集法庭来到该镇下集村群众文化广场,就一起公共道路妨碍通行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现场巡回开庭。 据原告诉称,2018年6月6日,被告付某在家门口的乡村道路上碾压、晾晒小麦,原告马某驾驶电动三轮车行至该路段时,车轮打滑后侧翻,造成原
-
56亿元推进以工代赈!贫困地区30万人将实现家门口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26日发布消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冲击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分批下达56亿元,推进贫困地区以工代赈。 据介绍,资金安排将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县市和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建设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乡村道路
-
西藏那曲:壮大畜牧产业 牧民“家门口”就业脱贫
畜牧业是西藏那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也是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巩固脱贫的成果,那曲市大力发展壮大畜牧业,建立良种牦牛产业养殖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增收。 这里是那曲市嘉黎县娘亚牦牛养殖基地,肉类配
-
山西小村春意浓:扶贫车间转起来 “家门口经济”促增收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合室乡张家河村的扶贫车间内,10余名工人在缝纫机前有序加工。曹云喜供图 中新网长治3月26日电 (吴琼)3月26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合室乡张家河村的学之韵服装扶贫车间内,呈现一片忙碌景象,一批1000套的校服订单和1万副手套订单让车间重
-
襄城:“饭有人做,衣裳有人洗”,跟村里老伙计在家门口住上养老院!襄城县开启居村联养新模式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宋广军 通讯员邵玺 姚园园) 3月29日上午,在襄城县湛北乡后聂村居村联养点,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刚刚搬进来的十几位老人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在这儿饭有人做,衣裳有人洗,还能跟俺村的老伙计们一块聊天,这儿真好!真好! 后聂村居村联养点
-
凉山 小康路修到家门口
一二三,往这边移一点,别碰坏了!2019年的最后一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村民吉吉尔贵站在村口,指挥村民搭乘峡谷摆渡缆车搬运冰箱。而眼前的金沙江大峡谷,曾是村里人世代难以跨越的鸿沟。 在彝语中,阿布洛哈意为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