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山大黄村:“城中村”变身沪上文体新地标
近年来,宝山区杨行镇大黄村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擦亮乡村底色、改善人居环境,村级经济获得加速发展,大黄村可支配收入从整治前的720万元增长至1000万元,未来三年内预期可达1500万元。 在北外环与南北高架交汇处,有着一片外环生态圈,是这座城市的绿肺之一
-
让“科技之花”在上海宝山结出“产业之果”
2月1日上午,宝山区与复旦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宝山区与复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继2012年宝山-复旦牵手之后,双方的再度深化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力求在产学研合作上有新作为。重点聚焦科技前沿,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
种植五彩旱稻在大地上作画,怀柔这个镇农田观景生产两不误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坚定不移跟党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等大字,巨大的党徽、五角星图案…… 最近,去京北深山乡镇怀柔区宝山镇游玩的市民发现,宝山镇的农田里用旱稻“写”成大字,“画”出图案,大尺度的大地景观令人震
-
宝山农场有限公司 巧用无人机种出增收田
今年,宝山农场有限公司在遵循农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推动农业科学化、产业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以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无人机飞防、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助力粮食连年丰收;专业种植、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新技术、新
-
北京怀柔:榛果飘香,宝山镇下栅子村大榛子采摘正当时!
远在怀柔城区北,110公里的下栅子村的半山坡上,几位带着斗笠的村民一边谈笑风生,一边采摘树上成熟的大榛子。 参与摘榛子的村民柳悦环告诉记者“几十年来,我们这还是第一次种植大榛子,第一次尝到自己家乡种的新鲜榛子,鲜脆可口,还能带动村里致富增收,
-
个大、腿长、肉肥!宝山湖大闸蟹开捕上市,等你来尝
明代文学家张岱曾如此评价大闸蟹:“食不加醋盐而五味俱全者,无他,乃蟹。”随着早稻开镰,在各大评蟹活动中屡屡获奖的宝山湖大闸蟹也开捕上市了。在海星村,这个以做强“一对蟹”为产业特色的乡村,正式迎来了“丰收节”。让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清晨,
-
怀柔宝山寺村 稻田画“化”成数万斤米粒
齐膝深的彩色稻田,在清晨的阳光里泛上一层金色;和天空一样蓝的公路,将稻田绕成半圈后通往远处黛绿的群山。80岁的姜亦庆,有线耳机里放着轻音乐,慢慢地围着稻田走了两圈。110亩稻田是一幅画,今天已经在收割了,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宝山寺村的十几位村民,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