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启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央广网合肥4月6日消息(记者梁明星)安徽省加快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又出最新举措。记者4月6日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日前安徽省启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建设,公示了首批135个创建主体名单。同时还组织24个县开展一县
-
千斤玉米良种助力新发地涞源扶贫基地农民增收
初春时节春耕正忙。4月1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玉米大王”李忠跃接收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捐赠给新发地涞源扶贫基地的1000多斤玉米良种,助力河北省涞源县农民顺利播种。 鲜食玉米良种捐赠仪式。记者李锐 摄 2018年,李忠跃随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
-
国家林草局、科技部联合发文加强林草科普工作 到2025年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将超过100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林业和草原科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进一步加大传播普及林草科学知识、繁荣林草科普作品创作的力度,通过广泛组织林草特色活动、加强林草科普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强新时代林业
-
西藏那曲:壮大畜牧产业 牧民“家门口”就业脱贫
畜牧业是西藏那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也是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巩固脱贫的成果,那曲市大力发展壮大畜牧业,建立良种牦牛产业养殖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增收。 这里是那曲市嘉黎县娘亚牦牛养殖基地,肉类配
-
陕西:抗疫不松劲,战贫不停步
陕西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庄镇新庄村49岁的赵军海前些日子有些忐忑,担心新冠肺炎疫情会影响到村里咸恒青砧扶贫种植基地(以下简称咸恒基地)正常开工。 赵军海一家于2018年脱贫,他家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咸恒基地:务工收入近2000元,3亩土地流转收入3000元,分
-
禹州农民冀盼:把红薯苗做成大生意
(记者宋广军通讯员刘艳红)在禹州市浅井镇大冀庄村,32岁的冀盼是一个名人:他不但把每棵价格一两毛钱的红薯苗做成了年销售近1500万棵、销售额200多万元的大生意,还带出了一个销往全国各地的红薯育苗产业基地。 4月4日,记者在大冀庄村南的许昌大地薯业脱毒
-
永仁县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
永仁县以晚熟芒果为主的特色水果“一县一业”创建为目标,以全产业链培育为抓手,全面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 ⒔ㄆ教ā⒔饽烟饬?方面举措,建好“阳光生态花果园”,打好绿色食品牌。 兴基地、育产业。以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
湖南益阳:老杨种菜记
再清点一下,看看钱有没有少。 错不了! 湖南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湘江西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的会议室里,点钞机哗哗响,每一次停顿,桌上就出现一沓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的现金,花名册上随之摁下一个红手? @涎钤诟?客户们结账。 老杨今年50岁,大名杨利民。记
-
西峰区:发展设施瓜菜助农增收
冬日的董志塬,寒风凛凛,田野里一片萧条,但在西峰区后官寨镇路堡村的设施大棚里,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整齐摆放的菌棒上,长满了朵朵鲜嫩、肥厚、饱满的蘑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眼下正是蘑菇生产的高峰期,村民王焕林正和家人忙着采摘蘑菇。这
-
多地“花经济”助农增收
近日,我国多地花卉种植基地的花农们或对花卉进行春季管护作业,或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营销,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我国多地因地制宜发展花卉特色产业,有的地方还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为当地农民拓宽增收途径。 2020年4月15日,河北省邯郸市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