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林业和草原科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进一步加大传播普及林草科学知识、繁荣林草科普作品创作的力度,通过广泛组织林草特色活动、加强林草科普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强新时代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科学素质,促进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自然体验师培训班观鸟课程
《意见》明确,到2025年命名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超过100家,打造5-10个全国性林草科普知名活动品牌,创作一批公众喜闻乐见的林草科普作品,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全媒体林草科普传播模式,建设一支超过20万人的高素质的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超过10万人的相对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公众参观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集团的开放实验室、野外台站、试验基地、科普场馆,以及国有林(牧)场和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等林草科普基地定期向公众开放,组织林草科技周等系列林草科普示范活动,开展科研成果展示、科普讲座、科技咨询和科普专题影视展映等活动,开展青少年林草科学营、自然教育与森林康养等各类课外科普实践体验活动。重点支持原创性林草科普图书、译著、文章,推动制作科普专题片、微视频、纪录片及公益广告,组织编写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生态知识教材与林草科普读物,支持林草网络科普创作。组建林草科普高端人才队伍,提升科普创作人员、科技推广员、林草乡土专家的科技推广能力,提高自然体验师、自然解说员的科普水平,加强对科普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开展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建设工作,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科普场馆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展馆、虚拟场馆和科普场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移动科普场馆及网络直播平台建设。推动林草科普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两岸三地科普人员开展林草学术交流与专题研讨。
为鼓励和调动更多力量参与林草科普工作,《意见》还明确,将林草科普作品纳入林草科技奖励范围,在林草相关科技奖项中增加科普奖项。科普作品与科研论文一样,均可作为职称评审业绩成果。探索建立科普效果评估机制和以公众关注度和满意度为导向的科普工作评价体系。加强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的定期认定、业务指导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林草科普基地年度考核和5年综合评估的工作制度。
据介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成立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将编制全国林草科普工作规划,完善政策保障,探索建立机制,保障经费投入,在国家林草科技项目中增加科普任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林草科普工作。(资料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