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瘠土地上打出数千万公斤粮食 刘文豹怎么做到的
背井离乡,古稀老人垦荒万亩荒滩,打造金黄粮仓。黄河岸边,修水利种粮食,其胆识和智慧源于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走进一代粮王刘文豹,讲述他将荒滩变良田的传奇故事。
-
从“农把式”到“陶艺师”――黑土地上老农民的转型路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2日电(唐铁富)富饶的黑土地,不仅能长大豆、高粱,还盛产陶瓷的根高岭土。眼下在黑龙江省依安县,陶瓷产业让许多农民转型成为陶艺师。 走进黑龙江省辽金源陶瓷有限公司陶艺工作室,白银杰和妻子徐明娟相对而坐,室内摆放着工具、模具和待烧
-
黄瓜6片叶时再吊蔓
导读:黄瓜茎蔓木质部不发达,如果不及时进行吊蔓,其茎蔓就会匍匐在地上,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因此,适时吊蔓 黄瓜茎蔓木质部不发达,如果不及时进行吊蔓,其茎蔓就会匍匐在地上,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因此,适时吊蔓是提高黄瓜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很多菜农
-
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 绝不允许在耕地上建“大棚房”“休闲农庄”
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3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发布以涉农检察工作为主题的第十六批四件指导性案例。非法占用农用地,建厂、采矿、建大棚房生态园休闲农庄要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如何敦促行
-
河北:农民工“本地上班”缓解外出务工难
新华社石家庄3月17日电(记者范世辉)家里欠了不少外账,一直生活比较困难,过了年后没班上,心里更是慌。如今在微工厂干活,做服装,每天能挣七八十元,心里比原先踏实多了。 说这话的,是河北省大名县北峰乡后现城村贫困户李瑞娜。她家有5口人,生活开销较大
-
菲律宾输华水果再次更新:首批7656公斤牛油果落地上海
近日,据上海海关透露,首批1408箱共计7656公斤菲律宾牛油果30日抵达上海外高桥口岸。菲律宾由此成为第一个向中国出口牛油果的亚洲国家。 据了解,此次菲律宾牛油果首次输华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菲两国农业领域合作的又一成功实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输华
-
河北曲周:建设生态水网,让60万亩耕地喝上地上水
曲周县返青小麦喝上地上水。胡海军摄 长城网讯(记者王林红通讯员胡海军)我们的小麦终于喝上地上水啦!近日,正在为小麦浇返青水的河北曲周河南疃镇马屯村老农杜章敏高兴地说,这都得益于县里开展的水网治理建设,把河水送到了田间地头。 和原来浇地下水相
-
黑龙江农业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见成效 黑土地上耕种“智慧田”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以每千米行驶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进行播种,24小时作业1200亩;自动驾驶模式的农机穿梭田间,播种、起垄、收割眼下,正是地处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的春播时节,一场精准化、智能化的春播作业正在广袤的黑土地上进
-
铜梁:撂荒地上结金果?村民念好“致富经”
人民网重庆7月20日电 “今年,我们村在撂荒地上种植水稻270亩,我们明年打算再扩大90亩,大家有没有意见?”近日,重庆市铜梁区石鱼镇三和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商议来年扩大水稻种植规模的事宜。 如何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如何带领村民走上
-
青岛平度:盐碱地上崛起扶贫农创体,小小西红柿发展成致富“产业树”
最近,平度市崔家集镇前洼村幼儿园迎来开学,园长辛静发现,报名入园的孩子明显增多。 平度市崔家集镇前洼幼儿园园长辛静告诉记者:“今年6月多了17个。9月份还有10人报名。前洼产业园的原因,有很多年轻人回来创业,所以幼儿园的孩子跟着爸爸妈妈一块回来了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