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快速复产的路径思考
近期,我省持续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635.6万亩,成灾面积872.3万亩,绝收面积380.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142.69亿元。当前,加快农工商各业恢复,帮助农民开展生产自救,是近期工作重点。 此次洪灾,暴露出农村防御
-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禁止地方强制流转宅基地
近日,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自9月1日起施行。这是两年前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的重要细化方案和操作指南。其中有哪些改革亮点和政策变化?对我国下一步土地制度改革又将有哪些影响? 新的实施条例规定,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这是
-
低产盐田土地复垦 拓展生态发展新路
一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低产盐田土地复垦项目,打造“营口盐碱地种植”新模式,拓展绿色生态发展新路。 日前,营口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和西市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低产盐田土地复垦项目现场,查看水稻长势。据技术人员介绍,从育苗、排
-
黑土地上“种”出农民的“金饭碗”
开篇语: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当前,牡丹江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在“做大做强龙江中医药产业,塑造龙江中医药品牌,实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加快落实牡丹江省打造千亿级中医药产业决策部署的大背景下,牡丹江市抢抓机遇,制定并出台
-
萧县探索乡村振兴“庄里模式”
“以前自己种地,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把地交给村里管,啥事不用问,还有租金拿,心里特别踏实。”8月13日,正在大棚里修剪葡萄的萧县庄里镇城阳村村民刘锦侠对记者说。去年以来,城阳村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统一种、管、收、售等,实现了农户和
-
保护黑土地 守住“大粮仓”――长春市开展“黑土地保护日”系列活动
端稳中国饭碗,主装中国粮食;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重要指示,也是对我们履职担当的殷切期待。日前,吉林省将每年7月22日确定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为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对黑土地的保护意识,认真做好
-
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科技部、中科院、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明
-
大连市2021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项目实施方案解读
一、制定依据 为贯彻落实《大连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5年)》,按照《辽宁省2021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做好我市2021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习
-
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科技部、中科院、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明
-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9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有哪些亮点和政策变化?对我国下一步土地制度改革又将有哪些影响呢?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提出,将从国家层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这意味着,除了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可以获得补偿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