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评:“反向春运”让团圆更从容
1月10日,2020年春运正式启动。相关部门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约30亿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之前发布的《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首次将反向春运列入春运工作指导意见,并要求铁路推行回空
-
发展中药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安徽省金寨县中药(西山药库)产业发展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抓业务工作同时狠抓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 抓重点,服务脱贫攻坚大局。一是抓主体带动。鼓励中药产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销售、入股分红、务工增收等方式,组织中药产业
-
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决定进一步健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扩大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范围,缩短补贴发放时限。这是实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频共
-
一碗螺蛳粉串起一条致富链
一碗粉,不仅做成了俏销各地的网红,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短短5年间,预包装的广西柳州螺蛳粉,已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美食,成长为年产值约60亿元的大产业。广西柳州还用工业化思维推动螺蛳粉产业一二三次产业发展,带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螺蛳
-
“小藏鸡”孵化出扶贫“大产业”――甘肃舟曲农村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见闻
冬日金阳下的谢家村风景怡人。百余座橙白相间的平顶楼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半山腰,岷江从山脚下呼啸而过。村委会庭院里鲜艳的党旗格外醒目,从国道212线经过的人们常被里的景致吸引,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 谢家村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东山镇的一个
-
稳住“一头猪”、供好“一袋米”、配好“一篮菜”
田间地头连着百姓餐桌,直接关系群众民生获得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
“灯笼大王”有本“大字经”
春节临近,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屯头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生产年货大红灯笼。 屯头村制作灯笼已有500多年历史,相传,因其外形美观、工艺精良,曾进贡宫廷而得名宫灯。据藁城宫灯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屯头及其周边村庄年产各式灯笼已近1亿对,年产值约15亿元。
-
鸿茅药酒获奖中药协致歉:评比表彰要考虑公序良俗
12月21日,鸿茅药业被中药协会授予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荣誉称号,随即引发舆论争议。26日,中药协就此事致歉,称因把关不严,诚恳道歉,并且决定撤销本次表彰,纠正错误。从不要盯着人家的过去不放,到我们有我们的标准,不能公开,再到我们诚恳接
-
新华网评:永葆初心赢民心
1月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
-
脱贫故事:搞活旅游促增收 漠河北红村摘帽记
赵民兴在给村里的客栈挂灯笼 刘心杨摄 核心阅读 过去收入依赖伐木头、拉木头的贫困村,遇上全面禁伐,如何过坎?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红村立足自身独特资源,借助政策扶持,做活乡村旅游,穷帽一举摘掉了。北红村不但走出贫困,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想干事、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