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插上科技翅膀迎来好“钱”景
(记者 刘立芳 通讯员 刘梅全)深秋时节,在行唐县玉亭乡河北饶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彩钢大棚里,一架架肉嘟嘟的圆状白灵菇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采摘、包裹、装箱一派繁忙景象。我们的白灵菇不愁卖,每公斤40元,现在7个大棚每天可采摘1400多斤的白灵菇,效
-
无公害大葱种植富农家
(记者 贾姝媛 通讯员 甄建坡)拔葱、去泥、整捆、装车近日,无极县大陈镇高陵村无公害大葱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数百名村民正紧张地劳作。每棵大葱足有一米多高,葱白莹润,葱叶青翠,粗细均匀,十分喜人。俺村的大葱辣味浓烈、葱白酥脆、富含蛋白质、脂肪
-
脱贫“领头羊” 带着乡亲奔小康
□记者 刘 青 陈春芳是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乡亲劈山修路,垒塘筑坝,发展旅游,带动沟域发展,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陈春芳因此被评为第六届石家庄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车谷砣曾是个有名的深度贫困村。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
-
红枣带来红红火火好日子
(记者 杜倩倩 通讯员 梁君怡) 日前,在鹿泉区上寨乡梁庄村,给自家几十棵枣树修整好枝丫的刘计珍回到家里,在等待午饭烧好的间隙,他拿出几颗枣当零嘴儿,大枣味道甘美,甜而不腻,吃得他惬意地眯起了眼。今年,他家的枣丰收,足足卖了5万元。 冬季的太行
-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家人”
□记者 刘 青 林果飘香远,绿色富民来。在赞皇县土门乡寺峪村后的山坡上,上千亩果树带动了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今的土门乡寺峪村,街道宽阔洁净、房屋整齐划一,农家乐、采摘游,贫困户笑开颜。寺峪村的转变,凝聚着村党支部书记王兰英的心血和汗水。王兰
-
韭菜打捆卖 农户抱团干
编者按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我市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当前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正咬紧目标、攻坚克难,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今起推出一村一庄奔小康报道,记录我市部分村庄奔小康的鲜活故事,凝
-
推广木耳种植 带领村民致富
□记者 刘 青 赵海柱是国家二级菌类技师,现任河北华耀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赵海柱依靠科技,示范推广黑木耳种植,带领村民靠发展食用菌致富。他竭尽所能、造福农民,使平山县成为河北省有名的黑木耳种植县,他被评为石家庄市第六届敬业奉献
-
高山葡萄“串”起甜蜜产业链
初冬时节,寿宁县凤阳镇官田村葡萄园内,仍然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村民们挑着一筐筐葡萄停放在村口,外地客商争相前来收购。 寿宁县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最北端,地处闽浙两省交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山是最大特色,全县海拔普遍在600米以上
-
村庄颜值高 百姓日子甜
□记者 刘立芳 通讯员 聂聪超 时下,走进赵县北王里镇西正村,到处可见白蜡、樱花等各类景观花木,宽阔干净整洁的道路、别具一格的绿化、风格一致的民居、清雅幽静的小公园,还有带着孩子在街角玩耍的村民,绘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 前一阵,我们村荣获
-
元氏县特色经济映出小康新图景
(记者 杜倩倩 通讯员 陈乐娟) 冬日时节,走进元氏县苏阳乡武庄村,仿佛走进红薯粉条的王国,处处可见村民为制作红薯粉条而忙碌的身影。村民或清洗带土的红薯,或在村头的红薯加工点进行打浆过滤,或把制作好的粉条进行晾晒,银色的粉条瀑布般悬挂在农家院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