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统计公报看农民工返岗就业慢不得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最耀眼的数字莫过于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发展水平突破1万美元,总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彰显
-
服务农民工就业不能“大意失荆州”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关键时刻,稳就业成为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头等大事。3月20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要求将稳就业放在做好六稳工作首位,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同日,媒体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强
-
“战疫情 抢春耕 夺丰收”微评⑥乡村战“疫”用“三治”推动
战役不误农事,春耕不违农时。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对疫情,如何在乡村治理方面发力?应创新手段和方式,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高治理效能,以乡村的良治防疫情、保春耕、促生产。 以自治共治共享探索战疫方法。可以在村规民
-
“战疫情 抢春耕 夺丰收”微评④精准施策帮助农民工返岗
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指出,要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要鼓励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疫情影响下人员流动受阻,带来春耕备耕招工难题和企业用工缺口。统筹解决好用工难题、安排好低风险地区农民工返岗是打好小康
-
“战疫情 抢春耕 夺丰收”微评①抓早才能把握主动权
疫情要严防,农时不等人。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冬小麦主产区从南向北也陆续返青起身,虽然全国大规模春耕在3月,但南方地区2月底就开始了,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一旦错失时机就补不回来,将会影响全年经济基础和社会稳定。今年还是决胜全
-
新华网评:秸秆有去处,农民才不会“偷着点火”
去年冬天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实现了秸秆零火点。从穿越火线到云开雾散,关键是让秸秆有去处,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 多年来,秸秆一直是乡村土灶的重要烧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户的燃料越来越多元,秸秆在乡村的角色开始变化。一些农民选择在农田中焚烧的方
-
疫情无情人有情 农民学员担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北京市农广校)的农民学员们坚守在各自村庄、岗位,全面参与疫情防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积极宣传不信谣 在农村,绝大多数留守在家的是中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网上发
-
大江时评:乡村振兴,新型农民大有作为
疫情之下,有人为农产品滞销而发愁,有人却陷入土特产供不应求的幸福烦恼。在江西万年县,39岁的农民叶军生一边挖笋一边直播,每次能收到近千斤订单;在抚州市南城县,47岁的养殖主裘启仁化身直播主,土鸡与鸡蛋卖脱销像他们一样,仅在淘宝平台,已经有全国各
-
灵丘县大力发展苦荞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在红色文化灵丘县,从明末清初就已经开始种植苦荞作物。苦荞因对生长环境和气候的要求相当严格,灵丘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寒冷期长,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无炎热,雨量较集中;秋季短暂,天气多晴朗,正适宜苦荞等农作物生长。
-
徽县 人勤业兴 “姜”来可期
近年来,徽县江洛镇根据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引导徽县富邦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徽县土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良生姜品种,带动周边有种植意愿的群众,通过合作社提供姜种、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的方式,不断培育壮大生姜产业。 据了解,今年徽县富邦农业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