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部:农作物种业发展开局良好
今年以来,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立足于抓当前服务生产、谋长远支撑发展,集中力量扎实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良好开局。 种业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扶持力度明显加大。新修订《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已经发布实施
-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0%
2019年,农业农村部全力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工作,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目标,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创新农机化工作格局。全力支持保障粮食安全,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新
-
-
安徽六安:农作物受旱202万亩 50万人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8月份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太湖流域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了五成以上,部分省(市)是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夏秋冬连旱,其中安徽、江西两省的旱情最为严重。
-
商洛发布2020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依据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结果,结合历年资料、作物布局及省长期天气预报综合分析,现就全市202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一、作物布局 小麦秋播面积55万亩,主栽品种有小偃15、小偃22、西农979、商麦5226、商麦1619、绵阳31、川麦30等
-
广东春耕农作物面积3200多万亩 粮食、蔬菜等保持稳中有增态势
进入2月下旬,广东各地的春耕陆续展开,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预计,今年广东春耕农作物面积3200多万亩,粮食、蔬菜等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在广州市和湛江市,农民们已经忙活起来。 在广州市增城区的一个蔬菜种植基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这里已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提高农作物吸收硅元素能力的“密码”
我国的一个农业科研团队日前成功筛选出一个高效解硅菌株阿氏芽孢杆菌。这一菌株有助于农作物提高吸收土壤中硅元素的效力,这项研究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病性以及土壤修复等方面功效显著,在减肥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硅是
-
全国农技中心公布首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名单
全国农技中心日前发布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名单,将加快整县制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助推农产品生产提质增效,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这是记者25日从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了解到的消息。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
-
30小时飞行1000公里!这些害虫侵袭多地,9000多亩农作物遭殃!近2万人参与防治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外来入侵生物,对玉米、甘蔗等作物危害极大。2019年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西南华南地区,造成云南、广西等246万亩农作物受害。春季是防控这种虫害的关键时期,目前广西局地已经发现有虫害发生,为有效防控虫害,广西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
-
江西省农作物因涝受灾面积已超900万亩 各地组织干部群众帮助农户抢收早稻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发布的信息,7月以来,江西全省农作物因涝受灾面积已经超过900万亩,其中,早稻的受灾面积最大,超过了400万亩。近日,江西各地纷纷组织干部群众帮助农户抢收早稻,降低损失。 16日,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