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优质丝苗香稻品种双季亩产1300.12公斤 创全省优质香稻年亩产纪录
11月11日,在梅州兴宁市,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对华南农业大学承担项目“丝苗米富香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推广”的丝苗米富香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验收结果为晚季亩产665.56公斤,加上今年早季测得的亩产634.56公斤,早晚
-
我省杂交水稻制种喜获丰收制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全省杂交水稻制种收获面积30.10万亩平均亩产181.4公斤生产种子5460.14万公斤,制种面积、总产、单产稳居全国第一,制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比例稳步提高,预计今年我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可占全国总面积25%。据统计2020年中国稻种基地三明市制种面积24.49万
-
顺昌县组织对早稻-再生稻示范片再生稻头茬测产验收
2020年省种子总站在顺昌县埔上镇土丰村美怡家庭建设优质稻示范片260亩,其中:优质稻稻田养鱼面积75亩、早稻-再生稻示范130亩、烟后优质稻新品种示范55亩。示范片采用化肥减量增效“配方肥+生物有机肥”技术模式,合理制定施肥方式、次数、施肥量,亩施生物
-
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两季实现亩产超1500公斤
11月2日,湖南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传来消息:由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测产结果公布,晚稻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加上今年7月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达到1530.76公斤,平均亩产突破150
-
中国十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超千斤
今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当天,在渤海莱州湾畔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满田金黄,稻香扑鼻。中国农业专家对这片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5万亩海水稻进行产量测评,测评结果为每亩产量625.3公斤。 农业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给世界粮食
-
460.7公斤!青岛规模化旱稻首次进行实收测产
10月12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在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米家庄村青岛都收成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旱稻实收测产,经测量、收割、脱粒、称重、去杂、水分测定等多道工序,实测亩产460.7公斤,达到国内目前旱地秋稻高产
-
我省耐盐水稻创5‰盐度下高产纪录
5‰盐度下,以往仅有一些耐盐碱的小树和荒草可以勉强生长,种粮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有了改变的希望: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4个耐盐粳稻新品系,在5‰的盐度下,亩产量均达450公斤以上,实现了耐盐水稻5‰的盐度突破且取得高产。 10月10日至11日,由
-
青岛:甘薯亩产破4000公斤 特色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成效显著
10 月20日,山东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在即墨区北安街道办事处青岛泉北家庭农场进行甘薯实收测产,经测量、收获、称重等多道工序,实测亩产4089.6公斤,按5斤鲜重折1斤干重的比例计算粮食产量,即亩产817.92公
-
青岛市玉米技术集成模式实现规模推广 实测产量突破800公斤
10月12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在胶州市铺集镇青岛大志濠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进行玉米实收测产,经测量、收获、脱粒、称重、去杂、水分测定等多道工序,实测亩产822.7公斤。 进行
-
我省首创“双深双晚”玉米种植技术 盐碱地玉米实现亩产695.74公斤
695.74公斤!历经5个多小时的实打、测量、称重、测水分、数据计算……10月14日下午1点多,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公布了无棣县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实打测产数据。“试验田3个样点平均产量695.74公斤,对照标准田是454.14公斤。”高瑞杰表示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