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省建超300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 覆盖省内17个典型黑土区
本报讯 记者李越报道 今年,我省将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多种措施,用好养好黑土地。根据计划,全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要覆盖到全部17个典型黑土县(市)区,建设高标准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300万亩以上。 我省典型黑土
-
保护“大熊猫”,今年辽宁要干300万亩!
今年,辽宁省将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多种措施,用好养好黑土地,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根据计划,今年辽宁省要将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覆盖到全部17个典型黑土县(市、区),建设高标准黑土地保护
-
[大连]大连市海洋与渔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成功救助一只斑海豹幼崽
目前,正值斑海豹在辽东湾集中繁殖时期,也是出现斑海豹幼崽搁浅的频发时期。为了更好做好斑海豹的保护工作,大连市各级海洋与渔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坚守工作岗位,每天开展海上执法船巡护和岸线执法巡护工作,春节期间也没有一日停歇。 2021年2月17日9时30分
-
[本溪]本溪市举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暨农机化作业全程托管服务签约启动仪式
实行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利国利民的重大决策,并上升为国家行动予以实施。为了将保护性耕作工作落到实处,2月22日,本溪市明山区举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暨土地托管服务签约仪式。众联农业生产合作社理事长韩鸿钧现场与高台子办事处平安
-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领导到罗城等地调研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项目推进情况
2月4-6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徐世宏率队到罗城县、宜州区、宾阳县调研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项目推进情况及绿肥生产情况。 调研组在罗城县通过座谈交流的方式详细了解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项目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运
-
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黑颈鹤种群数量已上升到约8000只
黑颈鹤。记者 阿旺尼玛 摄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处获悉,近年来,随着我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各种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野生动物保护成效逐渐显现,绝大多数保护物种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明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
新疆3个地理标志纳入互认互保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以下简称《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起正式生效。新疆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干、精河枸杞3个地理标志纳入第一批互认互保范围。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地理标志协定,通过
-
[辽阳]灯塔市“黑土地”项目让秸秆还田
“黑土地”项目是通过生物堆沤分解技术实现水稻秸秆还田的新举措。从2020年开始灯塔市开始推行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目前灯塔市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已进入堆沤肥料配送阶段。农业中心组织施工单位抓紧一切良好天气配送堆沤肥。 同时加强指导和监管确保
-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生效 凤凰单丛等四种广东产品入选首批保护名录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起生效。首批“上榜”的中欧各100个地理标志即日起受到保护,这意味着中国和欧盟的更多特色优质名品将进入彼此市场,不仅将更好保护中欧企业权益,也会让双方消费者买得放心。 互认地理标志超过500个 地理标志是识别产品来源于某一地
-
农业农村厅召开迎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6月8日,农业农村厅迎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厅迎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组长杨秀彬主持会议并讲话,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