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资源如何变特色产业
“年饲养100羽以上的贫困户,当年就全部脱贫” ――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经过多年积累形成,善于开发就能形成强大市场竞争力 通体黝黑、头短圆、胫细爪小,这并非普通的乌鸡,而是黄山独有的黄山黑鸡。经过多年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它已变成网红产品。 2009年1月
-
延庆获评北京市首个“中国天然氧吧”
延庆获评北京市首个“中国天然氧吧”。 近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布2020年度“中国天然氧吧”评审结果,延庆区榜上有名,成为北京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地区。 在延庆,“天然氧吧”处处可见。 “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2016年启动,每年
-
西藏自治区2020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
2020年11月17日,西藏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拉萨市曲水县茶巴朗村委会举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志愿者等5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本次活动以“关爱水生动物、减塑从我做起”为主题,目的
-
内蒙古计划实施保护性耕作近3000万亩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按照国家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实施保护性耕作,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2950万亩,占内蒙古东部四盟市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 据了解,
-
严格耕地保护 维护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今年第三季度卫片执法遥感监测发现,在一些省份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仍时有发生。为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23日,自然资源部通报40起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部有
-
黑土保护见成效 黑龙江5年耕层平均变“厚”3.5厘米
黑龙江省田地里的秸秆已打包好 王妮娜 摄 中新网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 王妮娜)黑龙江省农村农业厅24日发布消息,作为中国黑土面积最大的省份,5年以来,黑龙江省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已见成效。2019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耕层平均厚度由2014年的19.8厘米,提高
-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进校园――渔政指挥中心助推教育扶贫
扶贫先扶智,11月5日,广西渔政指挥中心联合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南宁市动物园、三江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到定点帮扶村三江县八江镇高迈村的高迈小学开展以“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为2020年广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
-
2020年全区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现场培训班在南宁举办
7月3日,2020年全区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现场培训班在南宁举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李如平,二级巡视员陈明伟出席会议。 李如平指出,要深刻认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集思广益制定出台全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奖
-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培训班在成都召开
11月17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培训班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出席培训班,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赵勇致辞。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畜禽种业处处长邹奎、国家生
-
2020农业领域知识产权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研讨交流会举行
日前,2020农业领域知识产权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研讨交流会在上海举行。 交流会上,政府相关部门领导、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挑战与发展”三大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