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迫切需要生态学视野
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极为重视“三农”工作,自2004年开始,至今已下发18个“一号文件”,始终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今年2月,党中央在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号召全国上下重心工作
-
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村里建起桃博园,公路修到家门口,今年卖桃收入比去年又增了不少。”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朝阳村脱贫户刘加义说。昭化区把壮大鲜桃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今年优质桃产量预计超过1万吨,产值超过1000万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
-
山西选派2.2万余名驻村干部推进乡村振兴
7066支工作队、22338名驻村干部,7144名第一书记……这是目前山西全省选派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基本情况。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更是目前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这七千余支工作队
-
山西出台新政推进乡村振兴
8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乡村振兴局、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我省近期出台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
-
“小西瓜”做出乡村振兴“大文章”
“俺赵楼的西瓜,瓜形匀称,颜色翠绿,口感沙甜,尽管价格比其他西瓜贵,1公斤卖到3块钱左右,但绝对是抢手货!看,我今天地头都没出,一上午就卖了8000多块钱。”7月30日,在萧县酒店乡西赵楼村瓜田,刚售完两车瓜的村民张俊良高兴地说。 现年47岁的张俊良
-
民生工程为宿州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民生工程与乡村振兴同部署、同落实,围绕产业发展、民生建设、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四个方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开创宿州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 兴产业,激发展活力。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
-
村里来了乡村振兴工作队
近段时间,??徘?夹沟镇青山村来了几个“生面孔”。他们频频出现在田间地头、村里村外、百姓家中,渐渐地,由陌生到熟悉,老百姓知道这是村里新来的乡村振兴工作队。 7月底,受台风“烟花”过境影响,青山村遭受数十年不遇的强降雨侵袭,村内河流水位猛涨。
-
砀山:“酥梨之乡”力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素有“酥梨之乡”美誉的砀山县充分发挥砀山酥梨、黄桃等水果品牌优势,进一步做强做优水果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村强民富的美丽乡村,推动“梨都”全力实施乡村振兴。 “梨都”又崛起黄桃产业 在人们
-
萧县探索乡村振兴“庄里模式”
“以前自己种地,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把地交给村里管,啥事不用问,还有租金拿,心里特别踏实。”8月13日,正在大棚里修剪葡萄的萧县庄里镇城阳村村民刘锦侠对记者说。去年以来,城阳村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统一种、管、收、售等,实现了农户和
-
2021安徽乡村振兴论坛在砀山举行
7月15日,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宿州市人民政府指导,砀山县人民政府、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主办,蚂蚁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网商银行承办的2021安徽乡村振兴论坛在砀山县举行,论坛主题为“科技?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副市长佘运九、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