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蔡农民焦长江:种出“芦笋王”一棵卖出300元
(记者黄华 通讯员宋永亮)没来参赛时,我就觉得我这棵芦笋能称王称霸,好芦笋是花功夫花心思种出来的。4月12日,上蔡县东洪镇举办寻找芦笋王活动,榆社村芦笋种植大户焦长江精选的芦笋以116克的单棵重量成为上蔡县的芦笋王,说起自己的芦笋时焦长江感觉特别荣
-
汝南蜂农李四和的甜“蜜”生活
□记者黄华通讯员李勤玲宋温 多亏镇政府的同志购买蜂蜜,还给我出谋划策,真是太感谢了!4月16日,汝南县老君庙镇大肖村贫困户李四和高兴地对帮扶责任人肖晓说道。 李四和今年66岁,有两个远嫁外地的女儿,现在和老伴胡艳丽一起生活。李四和患有心脏病,做了
-
“鸽子大王”楚维向:生态养鸽带民脱贫
创业初期,一旦选定项目,就要付诸行动,不要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因为市场多变,把握商机很关键4月9日下午,宁陵县华堡镇鸽子大王楚维向讲述了他的奋斗励志故事。 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楚维向2011年返乡创业,创办了天成种植合作社和民成家庭农? ? 我的创
-
“黄瓜大王”李发户:科技发家惠乡邻
□记者黄华通讯员杨柳青 这车货是新蔡客户订的4000斤,还有遂平、驻马店等周边县市的客户等着要货,合作社每天产的一两万斤黄瓜都不够卖。4月15日,在上蔡县黄埠镇南王楼村,蔬菜种植大户李发户忙着和工人往货车上装刚从大棚采摘的无公害黄瓜。 李发户从1997
-
叶县王军行:养牛脱贫奔富路
(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王少军李天增)现在俺年收入12万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啦!4月20日,说起养牛的收获,叶县邓李乡张高村养牛户王军行一脸的自豪和喜悦。 王军行家的牛棚里,几头膘肥体壮的牛看到他手里提的饲料桶,纷纷聚拢过来,哞哞地叫着同王军行打招呼。
-
汝州残疾农民杨可可:学打字成了天猫客服
(记者丁需学通讯员刚鑫雨董洁英)4月20日,汝州市蟒川镇牛角岭村的杨可可端坐在电脑旁,熟练地同顾客进行着沟通,不厌其烦地回复着顾客的问题。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串联起杨可可与外界的沟通,也为她开启了不同的人生。 今年31岁的杨可可是牛角岭村的一名普
-
做起“代言人”直播卖香菇
□记者黄华通讯员张成亮邹昕 日前,泌阳县象河乡槐树李村第一书记刘东升上演直播秀,当上网络主播为村里滞销的香菇等农产品做起销售代言人。 我们的香菇不一般,是用生物工程的科学方法集香菇与硒的食、药用功能于一体的佳肴妙药视频中刘东升绘声绘色地宣传
-
洛阳市返乡创业人员张红军:“我愿为家乡父老尽绵薄之力”
□记者孙纪山通讯员侯忠义曹艳青 洛阳市吉利区康乐街道新柳社区居民张红军39岁外出创业,而在他年过半百时,却毅然返乡创业,从零开始。 2016年,张红军已经是一家年产值5000余万元的企业老板,企业员工150余名。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是真富。这是张红军
-
“草根”工匠李卫军
□记者黄华通讯员黄文静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险。干我们这行,只要善于观察、勤于钻研,就会成功。5月6日,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员工李卫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李卫军从一名学徒工做起,围绕工作难点勇于创新,成功研制出100余种安装方便、
-
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贾玉兰:拾金不昧赢赞誉
近日,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资深经理贾玉兰正在组织职场会议,突然有一行人拿着大红的锦旗找到她连声致谢。 原来,4月16日下午4时许,市民米莎带着孩子去母亲家,停好三轮车发现包不见了,她心急如焚,包里有身份证、十几张银行卡,还有刚刚取出来准备装修用的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