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战场上的亲兄弟
在疫情防控形势刚刚好转时,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茅坪镇金兴村村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跟着村里的一对亲兄弟,搞从未有过的荷花鱼产业。 这对亲兄弟,哥哥是今年50岁的金兴村党支部书记唐孝宽。弟弟是46岁的唐孝联,曾长期在外省工作。今年春节过后,唐孝
-
一名返乡硕士的山区“茶园梦”
四月,青翠的八户山,戴着斗笠的茶农们穿梭在茶园里,十指翻飞,说说笑笑。忙碌的人群中,一张白净的娃娃脸格外显眼。那是村里的年轻人不在省城当白领却回山里采茶的贾茜。 这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维新镇古城堤村。村里有座八户山,主峰海拔约900米,三面环
-
广西宜州:桑蚕吐出“脱贫丝”
这些蚕再过几天就可以上蔟结茧卖钱了,这一批预计能得300斤鲜茧。村民兰应克在自家后院的蚕房里一边忙着铺放桑叶喂蚕,一边算着今年种桑养蚕的收入。 51岁的兰应克家住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德胜镇上坪村大安屯。说起种桑养蚕,与桑蚕打交道多年的他面露笑颜,直
-
“五个体系”化解“新市民”后顾之忧――贵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老家手机信号不稳定,要是不搬出来,疫情这段时间,估计孩子网课都上不成。在贵州省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安置点扶贫工厂上班的搬迁户李森美深有感触地说。 李森美老家在天柱县石洞镇,山高、路远、谷深,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老人看? ⒋笕苏夜ぷ鳌⑿『⑸涎В?
-
田野“变奏”让薄土“生金”――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脱贫攻坚见闻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高山与坝区交织的田野间,育苗、栽种、采摘农民们正忙个不停。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近几年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调整产业结构、激活山地潜力,田野变奏让薄土生金,为脱贫攻坚增
-
绿水青山鼓起村民“钱袋子”,这个村变样了
背靠南岭、林木葱郁,好山好水的粤北小山村秤架村却穷了很多年。山水阻隔,产业落后,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没能鼓起村民的钱袋子。 如今的秤架村变样了。在脱贫攻坚的推动下,村里发展起了特色产业。林下经济火了,乡亲们在山里搞起了中药材种植,山坡上跑起了
-
红新村“下山”记
一夜春雪,将4月的帕米尔高原绘成一幅灰白相间的水墨画。在群山挤压下的一处高台,七八棵或粗或细的柳树静静守护着几间无顶的破旧土坯房,枝头柳叶随风摇曳,仿佛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红新村的岁月变迁。 为了摆脱和改变高海拔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发展空间受限的
-
古老的运输方式马帮驮运助广西瑶乡农民摘掉贫困帽
罗金亮和他的父母组成的家庭式马帮。 韦森 摄 中新网百色4月22日电(韦森)4月22日,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潞城瑶族乡的山林里,一阵阵铃铛声响起,伴随着呦呦呦的赶马声在山中回荡,这不是影视剧,而是南昆铁路防洪工程施工所需原料的运输现? ? 马帮小心翼翼行走
-
野奶角又见春天
野奶角今年的春天格外特别,李花开了,樱桃熟了,几十年有种无收的帽子甩掉了。 地处川黔交界、赤水河畔的野奶角,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团结彝族苗族乡青林村的一片水淹地。生活在这里,人们难以磨灭的记忆是,年年遭雨水冲击,颗粒无收。 85岁的青林村村
-
贫困户为啥点赞“网红”直播
我们是厂家直销,保证物美价廉这是我们的爆款袜子,共有5种颜色,看中了直接拍在安徽省颍上县的一家扶贫车间里,32岁的车间负责人顾畅畅正在直播卖袜子,她一边拿着车间生产的袜子,一边回答手机里的粉丝提问。 4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西三十铺镇洪单村的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