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蚕再过几天就可以上蔟结茧卖钱了,这一批预计能得300斤鲜茧。村民兰应克在自家后院的蚕房里一边忙着铺放桑叶喂蚕,一边算着今年种桑养蚕的收入。
51岁的兰应克家住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德胜镇上坪村大安屯。说起种桑养蚕,与桑蚕打交道多年的他面露笑颜,直言这是他的聚宝盆。去年我一共养了12批蚕,有近5万元收入。
以前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种田,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兰应克说,这些年他通过发展种桑养蚕,生活变化很大,经济收入明显提高。2017年,兰应克一家顺利脱贫。
兰应克一家6口人,父母年逾七旬,妻子有病在身,两个女儿正在读大学,种桑养蚕是家里主要收入来源。在家里种桑养蚕比去外面打工好多了,不仅方便照顾老人和妻子,而且收益好、见效快,孩子的读书费用也不愁。
兰应克说,这些年他通过种桑养蚕尝到了甜头,种养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刚开始我家只有4亩桑园,现在已经扩大到十几亩,家里也建了新蚕房,配置养蚕器械,养蚕更方便。
在兰应克的蚕房里,轨道喂蚕、自动化上蔟等设备齐全,蚕在刚铺放好的桑叶间蠕动。
在德胜镇不远处一个桑园核心示范区,不少农户在田地里抓紧采摘桑叶,田间道路上停着许多三轮摩托车。
蚕茧生产有了保障,销路也不愁。现在我们这边的种养规模起来了,老板直接到基地收购鲜茧。从家里运鲜茧去基地销售只需十几分钟。兰应克说。
在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熟练地拉丝引线。公司行政总监袁毅说,公司生产的蚕丝品质好,级别达到5A,主要销往山东、浙江等地。
桑蚕产业是宜州区重要支柱产业,当地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2019年,宜州区桑园面积37.2万亩,产茧6.71万吨,产值30.2亿元,农民人均养蚕收入超6500元,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桑树和蚕,全都是宝。宜州区桑蚕循环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加全说,除了蚕茧可以加工成蚕丝外,蚕沙可以加工成有机肥,桑树枝条可以栽培食用菌,桑叶、桑葚可生产桑叶茶、桑葚酒等。
养蚕投入成本低,周期短,经济效益好,很适合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发展。吴加全说,广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桑养蚕,桑树萌芽早、落叶迟,生产期长。在宜州区,从3月至11月,一般能养1012批蚕。
桑蚕产业已成为宜州区脱贫攻坚重要助推器。吴加全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