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树模式”种无花果一年采收三季,亩收入5000元
在人们的印象中,无花果一般都只有夏秋两季果子。然而,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普潮村返乡农民朱秀洪的无花果采用大树模式种植后,一年却能采收三季,除了夏秋果,还有春季果。 近日,在朱秀洪的无花果种植基地看到,果园里无花果树的树枝上,叶子都还刚刚
-
社评丨“三农”工作用“度”量
2020年是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重点工作交流会,进一步明确了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整体思路、具体举措
-
新技术让河北沧州玉米实现“一年两收”
日前,笔者驱车来到泊头市四营乡田二村宝存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00亩春玉米种植基地,这里的玉米出穗早、结穗大,苗壮叶展,长势喜人。依托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该合作社从3月下旬就开始播种,不仅实现了节水抗旱,而且在适宜的墒情下,一年能够种植两
-
河北一条黄瓜产业链,一年产值一亿八
“今年黄瓜的价格比往年略高,每斤能到1块2或1块3。我家种了8亩多地的黄瓜,一年下来纯收入有十几万呢。”前不久,在藁城区贯庄村黄瓜交易市场,黄瓜种植户薛文良眼看着一车车嫩绿的黄瓜被运往全国各地市场,脸上写满笑意。 贯庄村黄瓜交易市场2008年建成,
-
徽县:土蜜“酿”出幸福来
进入六月,位于徽县北部山区的麻沿河镇河西村“背篼蜜”经过一年时间的酿造,终于迎来了收获期。蜂农们通过摇蜜、过滤、静置、包装,将一瓶瓶原生态、无添加的优质好蜜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送到每一位食客的餐桌上,共同分享一年的幸福甜蜜。 河西村历史上就有
-
一年能种16茬蔬菜!潍坊市坊子区科技翅膀让传统蔬菜穿越“时空”
潍坊市坊子区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使蔬菜一年能种16茬,种植空间也从地面向空中发展,给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最近几年,生态农业专家孙玉贤每年都要拿出固定时间来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场观察、掌握他参与培育的蔬菜成长信
-
洮南:又是一年麦收时
一年一度麦浪滚,今年麦熟分外香。7月16日,伴随着轰隆隆的马达声,数十辆大型收割机开进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号称“种在冰碴里的高筋麦王”――何氏冰麦一号开镰收割,由此拉开了洮南小麦开镰收割序幕。 从2015年开始,洮南
-
猪粪***变废为宝 泰安肥城这个生态项目一年产值上千万!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畜禽粪便、果蔬垃圾、秸秆等农村污染物的处理一直都是农村区域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9月21日,大河奔腾采访团参观了肥城市畜禽污染物治理与综合利用
-
养30只鸭可供一家人用气一年 沼气建设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力军”
“我们家养近30只鸭子,产生的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就够我们一家四口用了,用沼气省钱多了,否则一个月最起码要花125元购买一罐液化气,一年光是用沼气就可节约2000多元的费用。而且煮饭用的是专门的沼气饭煲,煮菜是专门的沼气炉,做一顿饭菜仅
-
山东利津县:现代设施渔业实现“一年三养”
日前,在位于山东省利津县汀罗镇的海亩牧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邹晓涛告诉记者,“我们这个项目占地181亩,总投资1940万元,规划建设48个对虾养殖棚以及蓄水池、冷库等配套设施,计划打造集南美白对虾育苗、养殖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化现代渔业养殖基地。目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