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
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毛晓雅 12月30日,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年均减少38.6万公顷,
-
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100万亩
17日,记者在德惠市边岗乡东岗村的玉米地看到,这里的玉米茎长得结实挺拔,已经有一米多高,远看一片绿油油的,但却无法再使用“青纱帐”来形容,因为每行玉米之间都会有明显的间距,“一行行”的绿意盎然。“这就是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特点,宽窄行种植,不清
-
全省已落实农作物补改种155.4万亩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省被淹农田尚未退水面积约有379.1万亩,已排水可实行补改种农田面积176.2万亩。截至8月2日,全省已落实农作物补改种面积155.4万亩,占已排水可补改种面积的88.2%。 据统计,截至8月2日17时,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802.2万亩,其
-
补改种,千方百计稳秋粮
全省农作物受灾1802.2万亩,种植业因灾损失116.6亿元 ――洪涝灾害影响秋粮产量,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压力巨大 8月1日,我省出梅。随着持续强降雨的结束,各地正全力转入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颍上县黄桥镇是农业大镇,连日来受多轮强降雨影响,该镇部分低洼
-
凉山州芒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凉山州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特点,充分利用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三江流域丰富的光热资源,在低山河谷热区,围绕脱贫攻坚,通过科学规划布局,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主体参与的方式,多渠道多举措,深入开展晚熟芒果种植基地建设,因地
-
金堂县四措并举夯实“米袋子”“菜篮子”基础
(1)强基地。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推广稻―菜、稻―菌、薯―稻―菜轮作3万亩,完成6000亩省定大豆扩种,稳步扩大粮油面积。抢种补种各类蔬菜9000余亩,全力落实4万亩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加快恢复生猪产能,引进牧原集团100万头生猪项目,启动28个规模
-
我省全力加强秋粮生产夺丰收
“轰轰轰……”8月13日下午1点多,庐江县白湖镇梅山村外地头,伴随着一阵轰鸣,一架小型植保无人机慢慢升空,快速从碧绿的稻田飞过,洒下一片片水雾。“虽然天气热,但受灾的水稻要抓紧管理。这次喷的既有药也有叶面肥,可以帮助水稻快速恢复生长。”在地头
-
补种补建,把因灾损失夺回来
全省投入恢复资金约3.25亿元,完成补改种396.12万亩 近日,记者来到庐江县同大镇,这里的洪水大部分已经退去。为帮助农民加快灾后生产,省土肥总站组织一批企业捐赠的肥料,送到了镇政府。 受洪涝灾害影响,同大镇全镇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0.7万亩,水毁绝收
-
别样稻花香――江淮粮仓战“两情”观察
秋分将至,稻谷飘香。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面对长江、淮河和巢湖“三线抗洪”严峻汛情,安徽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通过超常规的政策举措,挖掘科技丰粮新路,全力以赴抗灾减灾,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眼下,秋粮主要作物之一的水稻迎来收获,江
-
稻虾综合种养面积产量创新高
今年,我省各地克服疫情、汛情不利因素,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和产量再创新高。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稻虾综合种养总面积达到415万亩。今年老种养户效益达1000元/亩至3000元/亩;新种养户亩效益均在2000元以上。近日,由安徽省老科协农业分会和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