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农业农村关于认定新密市五指岭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密二花生产基地等30个河南省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农委): 近年来,全省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办〔...
-
多年生稻在思南县连续两年实现一年两收
2021年11月30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思南县农业农村局在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坚强村开展的多年生稻试验进行测产。 专家组测产的多年生稻属于第二年第二季,测产试验田亩产干谷263.04公斤。该试验于2020年3月12日播种,5
-
永州市| 祁阳:油茶树串起产业链 力争打造油茶第一股
祁阳是中国油茶之乡和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基地,通过建设示范基地,扶持龙头企业,串起了从育苗到种植再到加工成油的产业链,使油茶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在祁阳,金浩茶油示范油茶种植基地遍布上百个山头,每到初秋时节,累累硕果挂满枝头。为确保每颗茶果都是
-
永州市| 祁阳福庆村:订单农业“芋”飘香
当前,正值芋头采挖时节。祁阳市茅竹镇福庆村的500余亩槟榔芋成熟上市,成为了农户冬季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茅竹镇福庆村的芋头种植基地里,翠绿的芋叶像伞一样开在田间地头。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采挖、去枝、清理、装袋。今年60岁的于晓红,一年前,流转附近
-
通化市调优种植结构壮大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玉米是通化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25亿斤以上,商品粮贡献率超过80%。近年来,通化市实施东部绿色转型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质特用玉米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鲜食玉米,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
全程机械化让金针菇“成长无忧” ---邹城市友泓生物科技成功入选全国设施种植机械化典型案例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文推介全国16个设施种植机械化典型案例,邹城友泓生物科技名列其中。 金针菇生产种植有着较为严苛的程序,从传统的人工种植到早期工厂化生产阶段,金针菇生产的工艺水平与农机化水平同步提升,产品质量、金针菇转化率等较之前有着长足进步
-
产业办在“家门口” 利益联结“有奔头”
黄河口镇是垦利区典型的农业大镇,却不是农业强镇,群众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农业产业难以大规模集约化发展。黄河口镇党委、政府转变思路,改革创新,组织29个村“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与农利益联结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
-
崇明横沙4300亩“两无化”水稻喜获丰收
□记者欧阳蕾昵通讯员黄嘉?S 这个季节,崇明横沙岛上鹭鸟低旋啼鸣,螃蟹膏肥螯满,柑橘丰实香甜。稻田里,那一株株饱满的稻穗弯着腰、躬着背、低着头随风浪舞,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稻谷清香。历经100多天的自然生长,横沙乡首批4300亩“两无化”水稻喜获丰收,
-
播种季节抓禁种,开花季节抓铲除,发现种植重处理 崇明港西镇多措并举坚决消灭毒品滋生土壤
□通讯员闻隆隆记者欧阳蕾昵 罂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但因其果实提取物可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被视为“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是每年各级政府禁种铲毒的重点对象。近年来,崇明区港西镇从源头入手,持续加大禁种铲毒工作,在全镇营造“毒品人人喊
-
轮作蔬菜无缝衔接 茬口安排井然有序
□记者曹佳慧摄/见习记者杜洋域 日前,一波冷空气抵达申城,气温大幅下跌。“速冻模式”下,蔬菜基地生产是否受影响?11月23日,记者探访位于金山区张堰镇的上海思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现,基地生产平稳有序,日供应量1000~2000斤。大棚里,西兰花、有机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