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新愚公“搬穷”记――冀南后池村脱贫故事
从冀南古城邯郸向西出发,驱车百余里,2019年我们探访河北省涉县关防乡后池村不下五次。 后池村,遁迹于太行山深处,八山半水分半田,却是一个传奇所在。 远至上古,传说中女娲在这里补过天,愚公在这里移过山。那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的气魄至今被华
-
云南西盟抢抓时令 防疫春耕两不误
栽秧太密了,秧苗长不好,太稀了,产量不够,要合理移植。为指导好当地村民科学种植早稻,确保这片面积达1600亩的双季稻种植区提高亩产量,云南省西盟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高级农艺师李文华每天都戴着口罩,到田间地头指导村民栽插秧苗。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
-
防疫、农忙两不误 农牧生产干劲足――河套地区新春见闻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9日电(记者李云平)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春节过后,内蒙古河套地区在加强防疫的同时为农牧业生产开通绿色通道,抢抓农时保生产,确保广大农牧民信心满、干劲足。 眼下,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誉诚育苗责任有限公司的暖棚里,清爽翠绿的蜜
-
支援湖北 | 东北人说:我们不需要热搜,干就完了!
这几天,一则这次疫情,我们欠东北一个热搜的网帖红了。 元宵佳节,1000名辽宁医护人员集结,出征武汉雷神山医院。自疫情发生以来,从最初的几百人到现在的几千人,东北最优秀的医护人员一批批在湖北集结。 白菜、大米、药品、酒精、救护车、CT设备最紧缺的
-
“云上春耕”奏响洞庭“稻虾圆舞曲”
湖风吹拂,油菜花摇曳生姿。洞庭湖平原的春天生机盎然。稻田养虾,收入翻番,位于洞庭腹地的湖南省南县,近年来成为湖南最大的稻虾县。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南县乡村田野中物联网种田云上授农技、网红带货,云春耕助力的稻虾产业今年有望携手迎来好收成。 物联
-
春耕又“春收” 桃乡致富忙
徜徉在粉色的桃花海,农户们人手一根短木棍,一端绑上海绵,戳一下晒干的花粉,再点到枝头的花蕊上。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这样的场景在被称为水蜜桃之乡的无锡阳山镇随处可见。今年桃花开得蛮早,我们要赶点花呢!在地头忙碌的村民沈文英说,点花就是对桃花人
-
甘肃田坪村:引水入村富农家
甘肃陇南市康县寺台镇田坪村位于犀牛江畔,有很厚的黄土层,是康县有名的粮仓。但由于缺水,村里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 前不久,甘肃陇南市康县寺台镇田坪村的乡亲们终于不用再为喝水问题发愁了。如今,每家每户院子里的水龙头都流出了清澈的自来水,田坪村终
-
四川芦山:绿色盆地里的火红日子
从空中俯瞰芦山县,在绿意盎然的植被掩映下,火红的川西小楼格外亮眼。 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七年时间过去,这座川西小县城早已从站立的废墟蜕变成一座繁荣的多彩之城。 地震后,我们的房屋基本上成了站立着的废墟,很多房子虽然没有全
-
浙江余杭:“一梨四吃” 产销两旺
一只梨,几口能吃完? 先不忙答,去“浙江省蜜梨之乡”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瞧瞧。眼下,这里的梨正丰收。 拿个梨,咬一口。肉质细,汁水丰。梨好,但梨农前不久却一脸苦相:“受疫情影响,这梨不好卖,我们可愁呢? ? 疫情防控期间,农业如何发展? “梨子吃法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七月稻花香,村民务工忙――“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乡亲们跟咱干,收入不算低,待遇还有保障,不信你去车间随便打听!”高文峰自信满满地说。 巴彦县孔庙乡贫困户庞财正在生产车间工作。东北网记者 迟亦达 摄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org.cn/nydt/nydtsn/202007/t20200721_805756.htm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