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间蔬菜如何走上餐桌?――西安“强链”“补链”保障蔬菜供应见闻
新华社西安2月19日电(记者李华、孙正好)18日清晨,天色微亮。西安市??邑区农民王等就带着家人钻进蔬菜大棚。采摘、整理、打捆、装箱,经过七八个小时的劳作,再骑上摩托车直送代办点。约一个小时后,王等新采摘的菠菜将在西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西部欣桥农
-
看小麦高产县如何统筹防疫春耕工作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 2月13日,记者在焦作市温县祥云镇大玉兰村看到,村口设立着疫情监测岗,而不远处的麦田里,裕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在轻快利落地除草、追施化肥。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该合作社负责人朱乐军介绍,合作社每天都给工作
-
农村战“疫”如何攻坚?――来自湖北农村疫情防控一线的报告
截至2月11日24时,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33366例,除武汉以外,孝感、黄冈、随州、荆州、襄阳等地市确诊病例数也均已过千。 农村是当前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各项防疫工作一旦缺位,后果将不堪设想。湖北农村防疫工作做得怎么样?存在哪些
-
改良土壤,看莱西如何藏粮于地
走进莱西市姜山镇怡禾家庭农场,放眼望去,金黄的细碎麦茬铺就的“地毯”上,一垄垄绿色的玉米苗滋润得伸展着……“像这样团面状的土就是好土,蓄水保墒能力强,下雨后,深松了的地块是黑色的,没有深松的地块就是白汪汪的一片。”场长王志涛从田里抓起一把
-
巨野:“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如何实现>3
“打工有一份收入,土地转让有一份收入,加上合作社年底分红。一年下来,三份收入有四五万块钱吧。如果自己种这几亩地,就不能出去打工了,收入不会过万元。”7月2日,巨野县大义镇吴集村村民余素玲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吴集村党支部书记张来福告诉记者:
-
湖南唯一入选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 的优秀典型,油溪桥村如何“蝶变”?
油溪桥村成“网红村”了! 农业农村部发布《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名单》,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成为全国21个典型案例之一,是湖南省光荣登榜的一枝独秀。 油溪桥村曾是深度贫困村,也是出了名的穷村、烂村:村集体负债4.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
-
重庆如何进一步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重庆水污染防治还有哪些难点?应该如何解决?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和各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对市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评议。从6月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各位副主任分别率队,带领7个调研组下沉区县,开展扎实调研。与此同时,
-
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专家学者分享实践经验
9月23日,第三届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暨城口乡村振兴论坛在城口县举办。来自北京、浙江、重庆、贵州、四川、等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基层工作者共100余人参会。与会嘉宾同城口县乡镇干部、190个村(涉农社区)书记就脱贫攻坚的成果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和生态
-
河南省农业贸易情况如何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大省,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10的粮食。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1/4,畜牧业产值占全国1/10,均居全国第一。河南也是农产品加工大省,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3/5的速冻水饺和汤圆。因此,河南不仅是中原粮仓
-
产品零散难收购、生产标准不统一,农产品销售“天生缺陷”如何补足
中益乡谭万和家盐笋1400斤、文碧家核桃460斤;龙沙镇谢帮伦家干笋210斤、崔中梅家花生740斤;桥头镇黄帮海家大米2400斤……10月4日,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远山结亲”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上,一串串收购信息正不断刷新。 通过构建电商销售平台、打造农产品品牌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