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华溪村?脱贫路上“跑”出幸福生活
华溪村,位于重庆石柱县,平均海拔1000多米,山高林密,谷深坡陡,土地贫瘠,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典型的贫困村。过去,村民一年到头只能在“巴掌田”、“鸡窝地”里刨食,收入很低、生活很苦。2014年,全村381户1219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9户225
-
古茶树变成“摇钱树”
10月7日清晨,南川区德隆镇隆兴村,一片大雾笼罩。村民杨帮彦一边在茶园里除草,一边和妻子商量着要给孩子在主城买一套新房。 4年前,杨帮彦家可没这么宽裕,在主城买新房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当时杨帮彦的两个孩子分别读初中和大学,他家以种植玉米、大米、土
-
垫江农文旅融合描绘乡村旅游新画卷
金秋十月,赏花正当时。垫江县新民镇牡丹樱花世界的百日草(又名“百日菊”)开得正艳,以其最美的姿态,邀请您来“赏花品秋”。远远望去,整片花海色彩斑斓,红黄粉紫,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微风拂过,涌起的花浪,白如雪、粉若樱、红似火,游客们争相拍照
-
“嫁”到贫困村的男人
新华网重庆9月30日电(王彩玲)“我在村里见到肖书记的时间比我儿子、女儿还多,我们遇到事情就喊肖书记。”扶贫两年,重庆黔江区沙坝镇木良村第一书记肖鸣“串门”串成了村里人;扶贫四年,他从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变成了“嫁”到村里的男人。 肖鸣是中信银行
-
歌乐山水污染治理让天池村发展焕发新活力
中秋国庆期间,前往沙坪坝区歌乐山农家乐娱乐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 “经过处理的湖水,变得像矿泉水一样干净了,来耍的人也多了? ?10月5日,52岁的郝奇伟开心地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池村人,他见证了天池湖清澈――遭污染变脏――恢复清澈的全过程。 “酒店
-
政府搭好文旅台 村民唱好致富戏
新华社记者周凯 成片的彩色稻田、形态各异的稻草人、五颜六色的花卉、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杨梅树,三五成群的游客徜徉其间,欣赏着雨后乡村美景……尽管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重庆主城区一直细雨连绵,但是依然挡不住游客们来到牛皇村感受田园风光。 茅草顶、
-
4G进山村 百户村民插上脱贫“翅膀”
在万州区海拔九百一十多米的打阵坪山顶,工人黄伯伍正在测试4G信号,他和工友刚完成这个4G基站的建设(摄于三月二十六日)。特约摄影 冉孟军/视觉重庆 一个800余户的村子,有100户是建卡贫困户。 山高坡陡、信息闭塞,这样的村子要实现脱贫和发展,谈何容易。
-
电商扶贫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
中益乡谭万和家盐笋1400斤、文碧家核桃460斤;龙沙镇谢帮伦家干笋210斤、崔中梅家花生740斤;桥头镇黄帮海家大米2400斤……10月4日,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远山结亲”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上,一串串收购信息正不断刷新。 通过构建电商销售平台、打造农产品品牌
-
脱贫路上“跑”出幸福生活
华溪村,位于重庆石柱县,平均海拔1000多米,山高林密,谷深坡陡,土地贫瘠,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典型的贫困村。过去,村民一年到头只能在“巴掌田”、“鸡窝地”里刨食,收入很低、生活很苦。2014年,全村381户1219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9户225
-
江津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高粱焕发新生
本报讯 (记者 周雨 实习生 李敏 黄甜)秋风起,高粱熟。记者日前从江津区获悉,该区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原本效益低下的高粱种植快速发展,成为新的优势产业,今年规模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平均亩产超600斤。 记者在江津高粱种植核心区――位于永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