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下,68岁的谭楚南正在自家杂房里用竹篾编织簸箕。他的家宽敞明亮,墙上还挂着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显得格外温馨。
谭楚南是湖南资兴市州门司镇水南村村民,也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9年脱贫。如今,他居住在水南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点内两栋楼房整齐排列,小区内干净整洁,人们安居乐业。
然而,就在4年前,他还住在附近山顶上的土砖房里。房子破败不堪,出现了很宽的裂缝。屋外还有一棵逐年倾斜的古树,随时可能倒下把房子压塌。
受制于经济条件,谭楚南过去想下山却下不来。7岁上山砍柴时,谭楚南不慎将脚筋砍断,落下残疾,导致他走路时一只腿必须弯成90度。种不了田、无法干重活且没有其他生存技能,老人只能与竹篾为伴,编了一辈子竹制品。
201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包括谭楚南在内的10多户山上贫困人口终于下山搬到新家,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交通也更加便利。
州门司镇是资兴市第一扶贫大镇。近年来,资兴市共投入资金2.7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14个,搬迁安置1291户3140人,分散安置457户1577人。
如今,谭楚南的儿子也19岁了,可以分担家中不少体力活。缺篾料,他的儿子会去竹林中砍一些回来;愁卖出,村里便联系茶叶厂帮他销售。谭楚南坐在自家板凳上安心干着老本行,一年收入有近5000元。
除了编织竹制品,老人也养起了蜜蜂。得益于村里的产业帮扶政策,每个贫困户可得到3箱蜜蜂,一人一年可获3000元补贴。而且每隔一个月左右,就会有团队过来跟踪蜜蜂养殖情况并及时给予技术指导。这个团队便是由水南村村主任邓智平带领的。
2016年邓智平开始担任村主任,他加大了村里蜜蜂养殖技术的推广,不仅免费给贫困户提供蜂种,还会定期到农户家中提供技术指导。几年前,水南村只有邓智平一家养蜂。如今,已有50户贫困户加入了养蜂队伍。
邓智平家里三代都是养蜂人,他曾经在外地务工,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如今,邓智平回到家乡,一心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截至目前,州门司镇已脱贫1356户3551人,贫困发生率由9.68%降至0.91%,全镇10个省级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水南村8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