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的现状是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茅坑蚊蝇飞;现在不一样了,废旧房屋拆除了,道路两旁的垃圾不见了,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也整齐有序了……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不仅自己住的舒心,而且来个人也很有面子。”补浪河乡魏家峁村退休老教师任振祥说起该乡正在集中力量、大规模整治的环境卫生连竖大拇指,直呼党的政策好。
今年以来,榆阳区补浪河乡结合疫情防控,再次启动了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的“村庄清洁月”行动,全面推进以拆除废弃房屋、圈舍,整治伙场盘子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出了一套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彻底消除农村环境卫生死角。
聚合力全员参与氛围浓
4月4日,虽是清明节而且又是周末,走在补浪河乡点石村,整洁乡村新风貌扑面而来,主干道视力所及的老旧房屋、圈舍全部拆除,伙场盘子前后的杂堆乱放全部整齐有序摆放。
为响应该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号召,补浪河乡组织发动全乡外出干部及外出务工青年返村参加整治,本地能人也大显身手,普通村民投工投劳……纷纷投身到“村庄清洁月”行动之中。
村村全民参与,户户全家出动,笔者在该乡几个村都看到,在乡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和村“三委”干部的组织发动下,回村祭祀的村民也积极参与整治。在自家的门前屋后、环村路周边,都可以看到干部群众的身影,他们手拿夹子、垃圾袋、扫把等,对村内乱堆乱放、空闲地块内杂物、白色垃圾进行清理。对没有主动清理的村民,乡村干部耐心向他们解释政策,耐心劝导他们理解支持清理整治。对没有能力清理的村民,大家一起帮忙清理,全乡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共运用机械295台次,拆除旧房屋362户,废旧圈舍238处,清理道路85000余米,清理乱堆乱放3000余处,清运垃圾500余吨,集中整治参与人员达 9000 多人次。”补浪河乡乡长屈晓燕说,这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已持续了20多天,周末不放假,每天都在进行大扫除。
“破三难”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
“动员难、行动难、维持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的难题。”补浪河乡党委书记李向林说,该乡魏家峁村却用不到10天的时间就破解了这三难。
为激发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行动自觉,该乡指导各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培养农民群众在环境卫生整治中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村庄清洁行动之中。
魏家峁村是补浪河乡第一个将人居环境整治修订进村规民约的村,村规民约规定,各组各户要定期开展环境清扫和垃圾清理,每月第一周周五为卫生日并进行评比,结果在村红黑榜上公示曝光,倒逼村民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农民群众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只有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人居环境整治才能获得持久的内生动力”。李向林继续介绍说。
建机制形成环境整治新风貌
“我们村域面积108平方公里,是全乡最偏远的村。前几天,乡上组织召开了流动现场会,对比其他村,我找到了我们村的差距,一是管的时候紧一阵子,松的时候放任不管,二是村域面积大又偏远,心存侥幸整治走形式,以至于多次整治都不见成效。”该乡昌汗敖包村支部书记李子亮说。
为了让农民群众实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补浪河乡不仅动真碰硬几次召开推进会、现场会、问题交办会,对人居环境整治进行全面部署动员,而且制定实施方案,要求乡村两级干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从班子成员做起、从小组长做起、从党员做起,引导带动全乡农户积极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之中。
“这里有没有及时清理的垃圾,立即通知责任人迅速解决。”“这院空宅基地存在安全隐患,尽快通知主家进行修葺。”如今,补浪河乡的各个村都活跃着一支无处不在的“移动探头”――卫生监督员,不定期对责任区域内的环境卫生进行巡查。据了解,除了卫生监督员,为建立长效的保洁机制,该乡正在与某社会资本协商对接,引入其参与到全乡人居环境整治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之中,努力实现人居环境卫生不仅“建起来”“用起来”,而且能“专起来”“管起来”。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一处美’到‘持久美’‘处处美’跃迁战中,我们信心百倍!”李向林信心满满地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