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盘水的农业发展条件受限,耕地海拔高、数量少、土壤贫瘠。“十四五”以来,六盘水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更加注重农业提质量、优结构、增效益,切实把现有产业管理好、管护好,通过抓好“产”“加”“销”3个关键环节,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在“产”的环节,坚持因地制宜、提质增效。粮油方面,坚持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配套,建成高标准农田108万亩,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去年粮食单产提升3.46%。特色产业方面,六盘水的农业条件适合发展“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产业,当地实事求是、科学调整产业布局和种植养殖结构,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大小并存发展“土特产”,培育壮大黑山羊、乌金猪等养殖规模,支持六枝特区、水城区发挥全省养牛大县优势发展肉牛产业,以猕猴桃、刺梨、茶叶“凉都三宝”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广受市场青睐。
在“加”的环节,突出延伸链条、加工增值。六盘水积极引进和培育多样化初加工、精深加工企业,对“凉都三宝”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重点支持刺力王、初好、水城春等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持续升级加工工艺;对羊肉粉、火腿、辣椒等其他产业,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发展食品加工。目前,六盘水拥有4家国家级、93家省级龙头企业和64.5%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正在从“论斤卖原料”向“论克卖精品”转变。
在“销”的环节,注重品牌培育、市场开拓。一方面,六盘水苦练“内功”,已经获得60个绿色食品认证和38个地理标志产品,盘州刺梨、水城红心猕猴桃均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特产品知名度、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六盘水大胆走出去,特别是紧紧抓住粤黔协作的机遇,巩固大连、拓展中山、辐射全国,让六盘水的“山珍”跨越山海,源源不断地涌向粤港澳大湾区,进而走进神州四海的广阔市场,被越来越多的远方朋友熟知和喜爱。下一步,六盘水将继续坚持品质优先,把品种做优、把品牌做特,努力在发展壮大山地特色农业上探索新路子。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