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日电题:湖北咸宁:驻村工作队14年坚守淦河源头油柿红
作者胡传林朱亚平胡剑芳李婷婷
霜降染层林,柿红兆丰年。淦河源头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高升村,1200棵油柿树挂满橙黄果实,如千万盏灯笼点亮秋日山乡。10月31日,以“柿事如意、步步高升”为主题的第四届油柿节热闹启幕,千余名游客与村民共赴丰收之约,摘柿子、赶大集、赏民俗,田间地头洋溢着欢声笑语。
柿红歌欢,节庆绘就丰收景
“山里人好潇洒哟,孝老爱亲传佳话……”广场上的百姓大舞台前人头攒动,桂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的村民自编节目轮番上演。歌舞《山里人好潇洒》踏着丰收节拍,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旋律;原创小品《三句半》讲述村民感恩党恩的故事,引得台下掌声不断;民俗《打莲厢》《采莲船》精彩亮相,表演者身着盛装、舞步轻盈,把丰收的喜悦展现得淋漓尽致,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美好瞬间。
广场两侧的农特产品售卖区更是摩肩接踵,宛如热闹的乡村集市。村民们将自家晾晒的辣椒皮、干笋、苕粉整齐陈列,刚运到的新鲜农产品转眼就被游客围住挑选。64岁的林青专程从马桥镇赶来,捧着刚尝过的油柿赞不绝口;温泉游客黎女士吃完后一口气买了20斤柿子,还顺带选购了香猪肉和干豆角。养牛户朱忠华的摊位前格外抢手,200多斤牛肉一售而空,入账2万多元;村民黄海华的摊位品种丰富,芋头、板栗等土产不到2小时就卖了1000多元。
田间地头里,采摘乐趣十足。游客田廷友举着摘柿神器,小心翼翼地勾下枝头的果实,专注的模样引得亲朋喝彩;王鹏与同伴爬上十余米高的古柿树,一串串饱满的油柿落地,树下传来阵阵欢呼。“小时候常爬树摘柿子,今天总算找回了童年的感觉!”王鹏擦着汗珠,笑容格外灿烂。据统计,活动当天农副产品销售额达6.58万元,其中上午销售额3.21万元,全天卖出3头猪、1头牛及大量干货,丰收的甜蜜浸润着每个村民的心田。
借柿发力,工作队激活生态宝藏
这场热闹的节庆,源于14年前驻村工作队的一次“精准发掘”。当时,咸安区林业局扶贫驻村工作队入驻高升村,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便是为村民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致富路。工作队翻山越岭摸底调查,惊喜地发现这个淦河源头村落藏着“生态宝藏”——90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油柿树,种植历史可追溯千年。
高升村海拔300多米,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优质的生态环境孕育出甘甜多汁的油柿。但这些柿树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山头,缺乏品牌支撑和规模效应,仅靠村民零星售卖,未能转化为致富动能。“扶贫不是简单输血,而是要培育造血产业、挖掘内生潜力。”咸安区林业局驻高升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陈培林深知,唯有整合分散资源,才能让古柿树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如何让深山里的油柿走出“闺阁”?工作队与桂花镇政府不谋而合,决定以节庆为抓手激活产业活力。从第一届柿子节的试探性举办,到如今第四届的成熟运作,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从单纯采摘扩展到摄影采风、乡村音乐嘉年华、非遗展示等多个板块。“我们希望通过柿子节,让游客感受高升村的生态美景,为传统农业插上旅游的翅膀。”高升村党支部书记董焕华介绍,如今的油柿节不仅是丰收庆典,更成为移风易俗的宣传阵地,让文明新风随柿香传播。
连续四届油柿节的成功举办,让高升村知名度日益提升,游客逐年递增,也让村民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希望。工作队趁热打铁,对900棵古柿树进行“一树一档”登记保护,同时指导村民改良种植技术、丰富品种。如今,村里已有油柿、脆柿、苹果柿等6个品种,挂果树苗从最初的900多棵发展到1234棵,年产柿子近6万斤,古柿树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依靠”。
柿业长青,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背靠优质山水资源,手握成熟育苗技术,咸安区林业局早已布局,要让油柿成为高升村长青的致富产业。“我们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再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收入,让村民持续受益。”咸安区林业局副局长黄年伍说,保护与扩种并行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近两年来,工作队指导村里栽种油柿苗1.7万株,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广植柿树,建成1个总面积达260亩的育苗基地。同时,专门建立“宝盖柿”苗种基地,对这一本地优质品种进行重点培育保护,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品牌化运营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村里将对油柿产品进行专业包装,打造“高升油柿”专属品牌,让其成为叫得响、卖得好的特色农产品。
“未来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发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陈培林介绍,工作队将持续深化技术帮扶,提升柿子产量和品质,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探索柿子深加工产品,让小柿子衍生出更大价值。高升村将着力打造“春有花、秋有果,四季有景、全年可游”的乡村旅游格局,让油柿树真正成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摇钱树”。
从资源挖掘到产业培育,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高升村的油柿产业实践,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缩影。驻村工作队扎根乡土、因地制宜,用初心与实干唤醒千年古柿树的活力,让淦河源头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也印证了:唯有深耕本土资源、激活内生动力,才能让乡村发展结出沉甸甸的幸福果实。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