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数字桃”里的“甜经济”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5-11-04    作者:佚名

  

  秋已深,冬渐近。在肥城市北僧台村,桃子姑娘生态农场1.33公顷冬雪蜜桃进入集中销售季,农场负责人阴丽云正通过直播间向网友推介:“冬雪蜜是肥城桃晚熟的最后一个品种,脆甜爽口、香气扑鼻,错过要等一年哟!”

  阴丽云介绍,这里的冬雪蜜桃虽个头小,但口感出众,每箱能卖到60元。除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场还搭建了“桃+山货”产业联盟平台,将肥城桃与周边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同时吸纳30多名周边村民参与田间管理和采收,村民农闲时在家门口就业,每天能收入100元左右。

  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和物流网络的完善,肥城桃的销售半径不断扩大,从本地市场走向全国。“通过直播,我们的桃子可以卖到北京、上海甚至更远的地方,价格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肥城市刘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学军说,大数据分析也为精准营销提供了支持。

  刘学军介绍,通过对消费数据的分析,桃农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消费偏好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提高销售效率。同时,溯源系统的应用让每一个桃子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桃子的产地、生长过程、检测报告等信息,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春夏秋冬桃满园,一年四季有钱赚。目前,肥城桃种植总面积已达10万多亩,年产量25万吨,品牌价值高达41.12亿元,不仅是“响当当”的名片,更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甜蜜引擎”。

  如今在肥城,肥桃种植的数字化场景随处可见:天上有巡查无人机在盘旋,地上有巡检机器人和遥控施药机在作业,土壤中埋设智能传感器,大棚上装着智能感应系统。从开花、结果到销售,肥城桃生产营销的全过程,早已迈入了“数字化时代”。(大众日报记者李培乐  通讯员董效晏展玉报道)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dfdt/202510/t20251031_48593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