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召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国家林草局与青海省共同启动示范省建设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保护、管理和建设之路,在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职能改革创新、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累了经验。
大通北川和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据介绍,自开展示范省建设工作以来,青海省制定印发了《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建立由青海省林草局行使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的统一管理机构,明确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管理机构的级别和管理层级等机构设置问题,为自然保护地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全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在全国率先启动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对全省14类223处自然保护地进行系统调查,全面摸清自然保护地家底,为有序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发布《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白皮书(2019)》,营造示范省建设良好社会氛围。同时,青海省还加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摸索总结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并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20年,青海省将全面巩固提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果,为国家正式批准设园创造条件,努力做好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相关工作。同时加快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工作,实现一个自然保护地一个牌子、一套人马、一张地图。加快开展自然保护地红线评估,完成各类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标工作。加快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地发展总体规划和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等规划修订、编制等工作,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
国家林草局局长张建龙说,按照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青海省要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立法,加快《青海省自然保护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研究制定自然保护地机构设置、职责配置、人员编制管理办法。健全完善统一的生态管护、确权登记、生态奖补等管理制度。推进形成系统完善的资源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结合生态红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制定出台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办法和方案。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梳理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完成整合归并优化后的各类规划编制。研究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探索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多方式的特许经营。制定扶持和规范社区居民从事环境友好型经营活动、发展生态农牧业的管理办法。国家林草局将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青海省示范省建设和林草事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资料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