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和模式入选《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时间:2025-11-03    作者:佚名

  

  10月21日,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以“科技赋能盐碱地特色产业”为主题,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共同举办。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有关负责同志、专家等出席,鄂尔多斯试验站相关技术人员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指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盐碱地科技领域带头人”作用,为全国盐碱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会上,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农科院盐碱地改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玉义研究员发布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报告发布了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领域具有重大突破性与广泛应用前景的40余项创新成果,由鄂尔多斯试验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合作集成的盐碱地“碳-菌-肥”三维协同内稳性肥力快速提升技术和沿黄灌区盐碱地向日葵节水智能控盐与生物强化增产技术模式入选。

  该技术与模式构建了针对轻、中、重度盐碱地的分级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集成有机培肥、水肥盐精准调控、秸秆隔层阻盐、垄作覆膜种植及生物强化抗盐等关键技术,形成“水盐通路优化、根区微域控盐、微生物群落重建”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2023-2025年在鄂尔多斯沿黄灌区已累计辐射推广50多万亩,成功实现耕层盐分下降10%-20%、pH值降低0.2-0.3个单位、中重度盐碱地作物出苗率85%以上,盐碱地产能提高10%-20%,亩均经济效益净增200-500元。

  鄂尔多斯将充分学习运用本次会议成果,以本土成熟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核心技术与实践模式为重要依托,持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让“鄂尔多斯模式”在更广范围落地生根。同时,锚定技术创新前沿,以自主研发攻坚与精准引进筛选适配技术并轨推进,加速推动盐碱地科技成果转化升级,为沿黄河流域同类型地区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利用增效方案,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贡献智慧力量。

  

  


原文链接:https://nmt.nmg.gov.cn/xw/msdt/eeds/202510/t20251024_28073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