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亩产超1300公斤!呼和浩特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实现减药高产双赢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时间:2025-11-03    作者:佚名

  在玉米密植高产技术推广的背景下,病虫害绿色防控路径的探索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关键。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植保植检中心聚焦这一核心需求,在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重点打造玉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农药减施技术示范区,经过数月精心培育与科学管理,示范区迎来丰收佳绩。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植保植检中心联合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示范区开展实地测产工作。测产结果显示,示范区玉米在按籽粒含水量14%标准折算后,平均亩产达到1315公斤,不仅成功实现了对病虫害的高效防控,大幅降低农药用量,更创下呼和浩特市玉米单产历史新高,真正实现了“减药”与“高产”的双向突破。

  

  

  

  

  针对玉米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关键期把控难、除草剂用量居高不下等核心问题,示范区通过优选抗逆品种、优化除草方案、改进施药方式、结合水肥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构建起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科学防控体系,为玉米生长筑牢“防护网”。

  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玉米截形叶螨防控关键期,示范区通过滴灌水肥协同调控抑制病虫害,并在配药时添加助剂提升防效、减少浪费, 实现了“防治效果提升”与“用药成本降低”的双重目标,为绿色防控技术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统计数据显示,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示范区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提升至90%,防控效率与生态效益显著提升;在产量方面,示范区平均单产较农户常规种植每亩增产390.2公斤,种植效益大幅提高。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植保植检中心将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优化与推广,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助力更多农户实现“减药、增产、提质、增收”,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协同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https://nmt.nmg.gov.cn/xw/msdt/hhht/202511/t20251103_28120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