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4日,我国黑木耳产业迈向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的里程碑式科技成果—“黑木耳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及关键装备研发与工厂化应用”顺利通过评审,中国工程院李坚、李天来院士等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项成果由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牵头指导,黑龙江镜泊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农业大学、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厦门祺安达设备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完成。我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食用菌体系在我省的一岗(黑木耳栽培)一站(牡丹江综合试验站)的专家团队全程深度参与,助力项目实施,推进我省黑木耳产业领先步入高效、标准、可控的工厂化新篇章。
评审会议现场
黑木耳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和保障国民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传统生产模式一直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等瓶颈问题。为破解产业难题,2022年3月黑龙江镜泊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了黑木耳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及关键装备研发工作,自此得到了国家食用菌体系岗位专家、省体系首席张介驰,国家食用菌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站长、省体系副首席王延锋,以及省体系副首席马银鹏、岗位专家史磊等核心专家及团队成员的高度重视,全程介入项目研发、实验应用、成果评价等环节,为项目顺利推进、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和平台保障。
现场指导勘察
项目研发过程中,食用菌体系专家团队发挥优势,在栽培工艺的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构建了黑木耳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一是从源头创新,系统优化原料处理、专用品种、菌包规格和专用基质等关键节点指标;二是实现全程贯通,将创新工艺贯穿于装袋、灭菌、接种、养菌、出耳管理、采收等全部生产环节,确保生产工艺与创新设备的高效衔接与协同运作。有效解决了从“人工作业”到“机械作业”的适应性难题,为机械化生产线注入了“灵魂”,支撑了黑木耳从“经验种植”到“标准智造”的革命性转变。
层架出耳
黑木耳采收机
项目成果应用提升单位面积出耳承载量至100袋/m2,较传统地摆种植提升400%;三盘一体智能分包机工作效率达人工的8.6倍;自动高效采收机每小时可采收8640包,还能灵活实现“采大留小”切换;协同风调温系统与节水喷淋系统突破了气候限制,延长栽培出耳周期,实现了“优质高产”。黑木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不仅极大解放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更能实现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有效规避自然风险,保障市场稳定供应。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成果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典范,同时也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完善提高。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食用菌体系在我省的一岗一站将继续关注和投身于黑木耳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的深化研发与推广工作,推动创新成果在全国更快、更好地产业化应用,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