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江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育种攻坚、推广良种良法和机制创新三大举措,持续推动农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成功衔接了“实验室”与“田间地头”的关键环节。
一是聚焦育种攻坚,打造特色良种矩阵。内江坚持“育种”与“转化”双轮驱动,近五年累计培育动植物新品种151个。其中“玉龙1号”白乌鱼成为四川首个水产新品种,实现四川省水产新品种零的突破。目前,内江年产白乌鱼“水花”1亿尾,培育规格苗种1000万尾,苗种供应量占全国90%以上。内江自主培育的“川冬1号”天冬、“内根芥1号”大头菜填补省内空白,现已分别推广500余亩和5000余亩;登记的四川省首个高油酸油菜品种“汉安油767”,油酸含量达76.7%,目前已建立400亩高油酸油菜示范基地和421亩订单生产核心区,集成全程机械化与绿色“三减”技术,带动威远县推广面积近10万亩。水稻品种“甜香优2115”荣获中国-东盟优质籼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成为西南稻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品种,彰显了育种质量与高端竞争力。“密香优2306”“蜜优906”等新品系在2024年天府国际种业展中表现突出,获得市场高度关注。
二是强化技术推广,构建高效应用体系。围绕国家、省主推品种与技术,内江通过重大品种推广行动、高标准观摩会、免费发放良种等举措,实现主导品种技术到位率超95%。在养殖领域,推广稻渔综合种养35万亩、建成设施渔业示范基地27个,“稻渔智慧农场管理系统”获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优秀奖;在种植领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氮肥深施等技术,全市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超90%,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达359.1万亩,覆盖率56.18%。
三是深化机制创新,激活协同发展动能。为破解科研与产业衔接难题,内江于2025年4月组织多部门赴绵阳农科院考察学习,并在农科院体制机制改革中提出三项关键建议。一是建立“局-院-中心”联合申报机制,聚焦种业振兴、智慧农业、生态养殖等领域共谋省级以上项目;二是定向委托农科院攻关畜禽疫病防控等产业痛点;三是将农科院成果优先纳入“主推技术名单”,通过示范基地展示并统筹推广。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