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串联振兴“好味道”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时间:2025-09-25    作者:佚名

  

  

    □记者贺梦娇

    以闵行大米制成的米露、米糕,以地产葡萄制成的葡萄酒、葡萄汁,地产当季的小番茄、番薯、芋艿……“振兴乡村闵行农好”2025年闵行区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现场,不仅有地产农产品可以购买,更有各类衍生产品的展销,吸引人们驻足。

    从田间到舌尖,藏着三产融合的巧思

    在本届丰收节的“一粒米的故事”板块,每一粒闵行大米都成了“主角”。现场不仅展示了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培育的节水抗旱稻,也有本地大米合作社带来的国庆稻新米,更有米露、米糕、桶蒸糕等米制品飘香。

    谷杰合作社带来的米露由自家大米作为原材料加工而成,“近期做好准备后,会正式推向市场销售。”现场合作社工作人员一边推介,一边给市民试饮;而在一旁的匆匆米糕铺位,用地产大米制作而成、印着“丰”字的米糕,精致而美味;来自颛桥的桶蒸糕、七宝的七宝方糕摊位前,也是人潮涌动,“不到一小时,几十块糕就卖完了。”

    从稻种培育到加工转化,从鲜米直供到特色美食,一条覆盖大米成长全流程的产业链在此铺展,让“一粒米”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实现价值跃升,也让市民尝到闵行农业的“好滋味”。

    从智能农机到特色农品,看见现代农业新样态

    走进丰收节现场,现代农业的“科技感”扑面而来。田间,无人驾驶拖拉机正穿梭开镰,精准作业的姿态尽显智慧农业的便捷高效;集市旁,植物表型研究传感器、水稻AI数字智能化绿色防控设备整齐陈列,用科技力量讲述闵行农业“藏技于粮”的实践;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缤纷生菜沙拉、营养丰富的多酚鸡蛋,八月香米浆的清甜、交大葡萄酒的醇厚,更让“科技赋能农品”从概念变成可品尝的“好味道”。

    “我们的植保机已经广泛用于田间。”大疆公司的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T70、T100等机型,并带来了车载无人机起停“机场”进行展示;而上海交通大学和羊鑫合作社合作,利用地产“圆叶”品种葡萄制作的葡萄酒,香气醇厚;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带来的多酚鸡蛋外表纯白色,达到了生食标准。

    科技不再是遥远的术语,而是看得见的智能设备、尝得到的优质农品。

    从英才计划到榜样分享,凝聚乡村振兴“智囊团”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本届丰收节不仅是庆丰收的舞台,更是聚人才的平台。现场集中展示闵行高质量农业招商项目,正式发布“农业储备人才汇聚计划”,以政策红利吸引更多人才扎根乡村;中国农业银行闵行支行带着诚意满满的惠农政策来到现场,以金融“活水”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革新村第一书记任毅辉分享“点状供地”政策实践心得,用基层经验为乡村发展提供借鉴;市农科院驻闵行博士工作站亮出2025年闵行农业重点项目,以科研力量为产业升级保驾护航。

    从基层干部到科研人才,从政策支持到项目落地,闵行正以珠玉之“链”串联起人才、项目与乡村发展,让更多“新农人”“田秀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点亮闵行乡村的璀璨未来。

    此外,本届丰收节上还为汇红村、汇西村、和平村等“信用村”授牌;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组建的“乡村振兴青年推荐官”手绘农文旅地图,精心打造8条“农文旅融合线路”,让市民在打卡乡村美景、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感受闵行乡村的独特魅力;助农直播区里,闵行新农人、“三农”青年与人气美食节目达人朱厘米同台,镜头前,新鲜的本地农品、香甜的优质米糕、热闹的农产品集市一一呈现,让闵行的“丰收好物”走进更多家庭。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mtbd/20250924/053928f6d910429cb6241f664f95b5ea.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