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产业规模
2016年中国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达11.2万亿元,农业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2017年中国生猪养殖规模为8031.36亿元,中国猪肉市场规模为12015亿元。2017年生猪产业超过3万亿元。
猪肉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我国全年肉类总产量达7649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255万吨,占肉类产量比例为56%。
生猪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处在发展阶段的养猪企业,不可能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而中小养殖户也没有能力自建物流体系,而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行业--生猪运输。
我国生猪物流行业的现状
生猪运输流程
现阶段生猪运输依然以活体运输为主
生猪运输与传统行业产品运输有本质的区别,生猪运输确是一个专业性、经验型的工作,承运者除获得国家承认的承运人资质外,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所以生猪运输从业者更集中,也更少,至今未出现以生猪运输为主的互联网企业。
生猪活体运输流程
生猪运输属于活体运输流通,其运输过程更为灵敏。
不同的物流主体结合自身的实力选择不用的物流通道就形成了不同物流运作模式。
随机***易物流
随机***易物流处在生猪物流发展的低级阶段,物流链主题间相互选择的余地很大,易造成整个物流链动荡。
流通环节多
主体组织能力低
物流运输载具简陋
运输车辆采用货车简单改装,增加生猪运输的应激反应,造成物流损耗。
企业型物流
为改善养殖户在生猪供应链中的弱势地位,出现了农村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等新行为主体,这种由任意一方管理的物流活动统称为企业物流。
以计划性物流组织模式为主的屠宰加工企业、以联盟模式为主的合作社。
企业型物流 以供需模式为主的合作社
合作社一般会建立以信息分享为主题的物流部门,并以传统信息站的物流模式管理挂靠车辆。
企业型物流 企业物流的优劣
第三方物流
生猪供销双方为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将不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物流业务委托给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为供应链活动中的各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
物流成为了制约生猪电子交易平台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在畜牧产业互联网化最高的生猪产业中,却没有一家互联网物流企业专注于整合生猪物流。
生猪运输组织模式分析
互联网+物流是当前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无车承运人(网络货运人)将是生猪物流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随着规模的增长,资本的加速整合,作为科技型无车承运人平台,将会
迎来更大规模的行业整合,无车承运人平台要通过整合细分领域资源、
稳固自身优势,搭上中国产业升级的时机,向智慧物流转型。
两疫对生猪物流行业的影响
非洲猪瘟对生猪产业的影响
2018年11月23日农业农村部就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进行调查归纳:一是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占全部疫情约19%。二是餐厨剩余物喂猪,占全部疫情约34%。三是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占全部疫情约46%。
非洲猪瘟倒逼生猪产业链提效能,倒逼国家活体运输改革。
非瘟对生猪运输行业的影响
生猪运输车辆纳入备案监管,增加检疫流程。
新冠对生猪物流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解读: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看,2020年1月CPI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而猪肉价格上涨116.0%。
流通方面
为了阻断传染源,市区与农村采用封城封村封路这些措施有效的限制人员流动从而阻断疫情的传播。
复盘非典
非典时期生猪行业正在经历本世纪第一次猪周期,随着疫情结束后的价格上涨和非典后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下半年抓紧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做好农产品促销工作,生猪存栏量开始持续上涨,助推了生猪物流业的发展。
对比2003年的非典疫情,此次疫情处在春节期间需求由餐饮消费转化到家庭消费,价格趋于稳定。但因为非瘟的影响,生猪行业正处在恢复期,加之此次疫情的影响,生猪物流从业人员将会进一步退出该行业。
2020年一号文件中指出: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2020年将是拉猪车重塑发展的时期,将促进一大批的冷链车辆进入生猪运输市场。
我国生猪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政府要求生猪车辆的强制备案,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整合了行业,加快推进了活体调猪改冷链调肉转型升级。
生猪物流发展的意义
制定生猪物流的行业标准,携标准以令诸侯;获取生猪产业供应链信息,携流量以令市场。
生猪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生猪作为互联网+农业中互联网化最高的行业,物流应抓住生猪产业升级并结合生猪产业互联化优势,完成互联网+生猪+物流的产业升级,进而通过生猪产业的经验,助推畜牧行业物流转型升级。
未来中国畜牧业调运检测平台(概念图)
农信研究院规划设计
????(文章来源:农信研究院)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