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18期)警惕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爆发流行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5-09-12    作者:佚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流行快、暴发性强的特点,是我市晚稻常见的病害,目前已在多地稻田出现。受今年第16号台风影响,我市9月8日至9日将出现强风雨天气过程,加之后期我市仍可能受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存在较高的暴发流行风险。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病害蔓延流行,全力保障晚稻生产安全。

  一、发生动态及未来趋势

  截至目前,各地植保部门在大田普查中均已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局部田块发生较为严重。陆川县8月中旬首次发现,其中乌石镇龙化村和沙坡镇沙坡村发生较为普遍,严重田块病叶率达62%,一般田块病叶率为11.1%~23.5%;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石南镇马塘村等稻区出现多个发病中心,重发生田块病叶率超50%,一般发病田块病叶率为10%~20%;博白县8月下旬调查六个镇共121块田,其中4块田发现细条病;在容县石寨镇宵垌村个别田块也有发现。结合当前发生情况和后期气象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面积约26万亩,病害流行盛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二、防控措施

  (一)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管水,严防漫灌、深灌、串灌,暴雨、洪涝过后,要及时排涝;合理施肥,氮肥施用宜前重后轻,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提高水稻抗病性。

  (二)适期防治病害。当田间出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中心时,应立即施药防治。发病中心周边同类型田块,以及常年发生的老病区,属于高风险流行区域,应在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发生前后及时施药预防。

  (三)合理使用农药。选用登记在水稻上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的药剂,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一般间隔7~10天使用1次,连续施药2~3次。噻唑锌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效果好,可作为田间应急防控的首选药剂。噻霉酮、噻菌铜、王铜、氯溴异氰尿酸、辛菌胺醋酸盐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也有较好的防效。药剂交替或轮换使用,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yl/t2595050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