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5-09-12    作者:佚名

  

  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农业农村部近日还召开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要突出关键抓好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任务破除堵点难点强化协同推进努力取得新突破那么2025年实施单产提升行动的重点领域和具体举措是什么?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作物为何今年新增水稻?单产提升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

  

  针对这些问题

《三农三人谈》邀请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做客演播室

  为大家深入解读

  2025年实施单产提升行动的重点领域和具体举措

今年是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三年。那么,2025年实施单产提升行动,重点领域和具体举措都有什么?

  王积军表示,今年是巩固单产提升、持续深化的一年。实际上,单产提升是从2023年开始的,刚开始是玉米和大豆,到2024年又扩大到了小麦和油菜,2025年增加了水稻。从作物来讲,现在聚焦五大粮油作物;在区域上,都是从五大作物主产区选择整建制县推进。玉米现在是选择了300个整建制县,小麦、水稻、大豆各100个,油菜选了102个。所以,2025年聚焦五大作物,702个整建制县是重点区域。

  今年大面积单产提升,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四个“更加”的要求。

①更加突出大面积。过去是百亩、千亩、万亩,现在要整乡、整县,有条件的比如德州市要整市推进,向更大面积去跨。②更加突出“四良”融合。③更加突出关键环节。要大面积单产提升,从种到管每个环节都不能轻视,要求必须要种好、管好,把病和灾都要防好,把粮收好,也就是减损。种好了,一定不能在收获环节浪费。④更加突出主体带动。希望先把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通过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展示示范,尤其是能够通过托管或者社会化服务来带动更多的小农户一起提高单产。

  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作物,为何今年新增水稻?

  在大家印象里,我国水稻产量已经很高了。那么,为什么今年又把水稻单产提升提到政策里面?

  朱德峰表示,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我国的水稻单产在逐年提升。去年我国水稻单产是每亩477公斤,产量高于全球水稻平均产量的50%,也高于我国小麦、玉米平均产量的10%左右。但是,近几年水稻单产的平均年增长幅度在下降,平均起来只有0.3%左右,过去大概每年有2.6%左右的增长。另外,我国水稻平均亩产是477公斤,百亩、千亩、万亩示范方的亩产有700公斤、800公斤,产量差异很大,说明潜力很大,有机会进一步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

  近几年水稻单产的平均年增长幅度在减小,首先是因为我国水稻的单产水平已经比较高了,在高水平的情况下,单产进一步提升的难度会更大。另外,现在全球气候变化了,温度在提升、降雨模式在改变,对水稻生产也产生了不少影响。

  单产提升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

下一步,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和探索?王积军认为,首先,科技永远是必须坚持的,因为将来无论是从提单产,还是占领科技制高点,科技的创新永不停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产业需要进行立项,包括对它进行综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面积持续提升问题,技术要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其次,强调“大面积”,实际上应该是怎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下一步怎么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把高产实用的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尤其是为小农户服务,这方面一定要进一步强化。第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过去调研发现,大面积单产提升需要尽量减少小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但是现在很多地方土地流转的成本偏高、流转集中连片难度比较大,这就为大面积推广、机械化操作、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等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下一步怎么合理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还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最后,需政府或农业农村部门搭建产销高效对接平台。现在很多产量提高了以后,农民能不能卖出去、卖出好价钱、优质品种能不能优价,不能靠农民跟企业、市场对接,还是需要政府或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利用各种展会、信息平台来实现高效对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sndjt/t2158418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