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暑气渐消。走进钦州市灵山县武利镇,连片的苗木如绿色浪潮般铺展至远方,空气中交织着泥土的醇厚芬芳与草木的清新气息。林间身影穿梭不停,村民们忙着起苗、打包、装车,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挡不住眼底丰收的喜悦——这片生机勃勃的苗木林,正奏响秋日里最动人的增收乐章。
“年轻人爱果苗盆栽,苗木得好养、易结果,才能卖出好价。”武利镇黄忠文果苗电商示范基地内,工人边修剪枝叶边分享“卖苗经”。作为灵山县规模领先的苗木基地,这里既是果苗培育的“大本营”,也是当地苗木走向全国、迈向国际的重要枢纽。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钦州市锚定特色产业,立足各地资源禀赋,推动苗木花卉种植发展。依托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引导企业(大户)与农户合作,打造地域特色与市场竞争力兼具的优质果苗品牌。如今,小小苗木已成带动经济、富裕百姓的“摇钱树”。
一株苗木,带富一方百姓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长孟尖’,又叫‘千里香’,榴莲香味浓郁!这是两年树龄的榴莲蜜苗,种2到3年就能挂果……”黄忠文果苗电商示范基地的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推介,屏幕上“想要”“怎么买”的留言刷屏;隔壁办公室,基地负责人黄忠文的手机不断响起,“您有一个订单,请及时发货”的提示一个接一个。
“基地有230多亩苗木,主营芒果、荔枝、榴莲等50多个品种,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黄忠文说,借助电商东风,基地果苗不仅畅销国内多省,还远销黎巴嫩、缅甸等国,让“灵山好苗”扎根海外。
谁能想到,武利镇苗木产业也曾有过“成长的烦恼”。汉塘村早有育苗传统,但品种单一、销路窄,苗木仅能本地流通,村民守着苗木难增收。2008年,打工归来的黄忠文返乡,不走“老路子”:从电商平台分析需求,引进稀缺新品种,开网店卖苗木。久而久之,“汉塘苗木”名气渐响,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苗木村”。
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是真富。在黄忠文带动下,武利镇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电商卖苗木,学习电脑操作、钻研线上运营,一支懂技术、会销售的“苗木电商队伍”迅速成长起来。如今,全镇以销售果苗为主的网店有2000多家,还催生569家果苗专业公司,形成育苗、销售到售后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收农户的苗发货,既补货源,又帮农户增收。”黄忠文介绍,当地政府牵头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机制:鼓励土地流转,从资金、用地、技术上扶持;依托电商接单后,从农户手中优化配货;利益联结上,创新“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二次分红”模式,推行“土地流转优先返聘”政策。
据统计,仅快递包装、苗木嫁接等环节,当地种植户年均增收1.2万元,实现“一株苗木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振兴图景。
三产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
驱车至钦南区东场镇英窝村,广西嘉骏沉香产业示范基地令人眼前一亮——13万株沉香树苗整齐挺立山头,枝叶舒展,绿浪随山势起伏,漾起清新草木气息。
“基地总面积600多亩,育苗大棚占地500多平方米,培育着50万株沉香苗木,长势喜人。”基地总经理蒋明军介绍,部分沉香树历经3年自然生长、2年打孔结香,树干已凝结丰富沉香油脂,逐步进入收获期。
沉香作为“沉檀龙麝”四大名香之首,兼具药用、香料、收藏等价值,有“药中黄金”“香中之王”美誉。2022年,蒋明军看中钦州优越的气候、土壤条件及产业扶持政策,将基地选址定在东场镇。如今,这片山头不仅披上“绿装”,更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群众致富的“金山”。
“沉香的花、叶、果、种、木全是宝,浑身都值钱。”蒋明军深知产业链延伸对价值提升的重要性,为了让沉香物尽其用,距离基地6公里的奇楠沉香加工产业园正加紧建设。目前,产业园内沉香茶生产车间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年底三条生产线就能建成投产,届时沉香将从“苗木”变身“茶饮”,实现从初级农产品到加工品的升级。
基地壮大让周边农户受益。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基地已带动60多户农户稳定增收。50多岁的李桂香既是基地管理员,月工资约4500元,还在蒋明军带动下种了20多亩沉香,成了种植户。“跟着蒋老板干踏实!沉香前景好,等两年结香后,收入肯定错不了。”李桂香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产品展示台前,蒋明军展示着沉香珠链、沉香酒、沉香香薰、沉香精油等产品:“能开发的品类多着呢。”他坦言,目前基地沉香苗年缺口达60万株。
“下一步,我们要全力打造全区领先的沉香种植示范基地,力争把种植规模扩大到3000亩,还要构建起从选种、培育、种植,到造香、采香、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届时,沉香产业产值预计可达10亿元。”对未来的发展,蒋明军信心满满。
次品到精品,以品质突围擦亮产业招牌
武利镇汉塘村的苗农覃万晴,从事苗木种植10年,近期他平均每天都能卖出300多棵苗木,在忙碌中享受收获的喜悦。
谈及市场变化,覃万晴感触颇深:“以前随便什么苗都好卖,现在采购商要求品相好、规格统一。”为此,他推行标准化管理,精挑幼苗品种与品相,还尝试直播销售,力争在竞争中立足。
作为武利镇直播带货“第一人”,黄忠文果断从传统苗圃转向花果盆栽精细化培育,开启以质取胜升级路。“客户收到弱苗、病苗会退货,还影响信誉。”品质提升不仅带来好口碑,更让“灵山苗木”议价能力显著增强。
在钦州,重品质的理念渗透到多个特色农业领域。以红树林培育为例,钦州市南乔林业有限公司主营红树林苗木培育与生态修复,苗圃基地位于钦南区犀牛脚镇。
针对红树林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南乔公司与广西林科院合作,在市林业局种苗站、市林科所指导下,将幼苗成活率从60%提升至90%以上。培育的苗木根系更发达、抗逆性更强。
“苗木主要销往福建、广东及区内钦北防沿海三市,为钦北防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优质种苗。”南乔公司负责人吴杰介绍,还能根据不同海岸带需求提供定制化品种,实现从“育苗”到“育好苗”的提升。
在百香果苗种植领域,当地强化地理标志保护与维权。“市场上不少假冒‘钦果9号’(曾用名钦蜜9号)的劣质苗,挂果少、口感差还传染病虫害,让农户吃亏。”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钦州一方面推动“钦果9号”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定育苗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推动“钦果9号”维权胜诉。
从果苗精细化培育,到红树林科学育苗,再到百香果苗维权,钦州破除产业瓶颈,让“次品”退出、“精品”成为主流。如今,“灵山苗木”“钦果9号”等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提升,赢得市场认可,成为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编辑:农丰)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