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工智能+”赋能水果产业发展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5-09-12    作者:佚名

  近年来,广西以“果盘子”建设为抓手,推进柑橘等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推动果业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化,为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提升水果产业竞争力,广西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统筹7个水果团队开展科技攻关,推广柑橘轻简化栽培、“光驱避”防治荔枝蒂蛀虫等先进技术,以及无人机植保飞防、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引进水果加工技术,提升水果产量与品质。同时,探索制定绿色生产规程,强化地方标准研制,逐步实现果品绿色生产标准全覆盖。目前,全区40家果企、70个果品获“圳品”认证。

  在销售环节,“人工智能+”与电商结合,众多“新农人”依托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缩短产销链路。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借助人工智能实现高效调配,整合多种运输模式,实现高效配送。“十四五”以来,广西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12个,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537个。

  广西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形成双向流通格局,“智慧通关”“一站式服务”缩短通关时间。2024年广西出口水果30.9亿元,同比增长3.6%。

  此外,广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水果深加工与农文旅融合。以“水果+文旅”模式推出多条主题线路与研学旅游产品。水果深加工产业开发出荔枝干、芒果干等系列产品,建成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设备1595套,年处理能力约680万吨。

  如今,广西水果产业蓬勃发展,正以“人工智能+”为翼,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翅高飞,让“桂字号”水果香飘全国、走向世界。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2250845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